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穿越1862 > 第八百八十五章 决定命运的一战

第八百八十五章 决定命运的一战(2 / 2)

而现实也确实如吴佩孚想象的那样。他部对英印军的攻击非常的顺利,经过重炮的猛轰和飞机的轰炸之后,对面的第13集团军残兵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地步了,几乎自己就要崩溃了。即便那些英军军官呵斥、驱赶他们,但也无法再让那些印度阿三像一个士兵那样的去战斗。

就跟在基拉那、杜汉的战斗一样,眼前的印度阿三虽然战斗力不强,但逃命的时候却比兔子还要快,当2营与3营的官兵配合着装甲发起冲锋之后,战斗不到1个小时。这些印度阿三就开始逃命了,不少人还连手中的步枪都给丢了!

两边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就不是靠数量能够弥补的。就犹如在原时空中的抗战时期,日本人一个大队的部队就能够撵的g军一个师的部队像撵兔子一样,日本人一个联队的兵力就能够硬撼g军一个军一样。

而半岛当地,那些随着奥斯曼力量的退出‘卷土重来’的部族武装呢,面对铺天盖地的立体打击,骑着他们的骆驼,转进如风。那些人才不会进入卡塔尔半岛这样的死地的,就连卡塔尔的埃米尔阿勒萨尼家族。也让继承人带领着家族主要的力量‘转进’到了阿布扎比去,只有老埃米尔和少量的力量陪伴着英国人待在卡塔尔。

反正老埃米尔是不会死的,英国人还占据着波斯湾上的制海权,必要时候他们能够通过轮船将重要的人物从卡塔尔撤出。甚至老埃米尔本身还藏着一架made—in—chain的小型客机。

小飞机只能载八名乘客,但对老埃米尔本人言,这是足够了。

自从开战以来,英国人没有向波斯湾沿线调运过纯种的英**队,没有像波斯湾调入飞机,甚至海军舰艇都没有见增加。谁也不是傻子。英国人为什么这么做?这明显着就是要放弃波斯湾。

红海才是他们的命脉!

在半岛的中部地区,也就是内志的东部【南部】,那里是一片荒凉的大沙漠,只有靠着波斯湾的沿海地区还能生存下人类。中国可以一直沿着滨海线向着霍尔木兹海峡挺进,在阿拉伯大海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霍尔木兹海峡,英国人可以放弃。甚至中国的半岛纵队可以打进阿曼。然而从阿曼再要向南,没有海上的帮助,运输线就太漫长了。

半岛上的部族武装可以不堪正面一战,却能够通过荒凉的沙漠,袭击中国进攻部队那脆弱而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只要中国不彻底占据海上控制权,中国进攻部队打到阿布扎比,已经是尽头了。或许他们还能再进一步攻下穆桑代姆半岛【霍尔木兹海峡——半岛人字突出部】,可是要真正的进攻阿曼,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

现代军队的战斗力不是古代军队可比,同时现代军队对后勤的依赖也不是古代军队可比。没有了后勤,中国的进攻部队就是一头没了爪牙的老虎,一点也没威胁力。

依旧飘在大海上的老皇帝对于英国人的算盘也门清的很。中国在半岛上的突然发威,只是为了牵制英国人的精力,为即将面临的东西方海上大决战力所能及的减轻一点压力,同时为战后对半岛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一下规矩。

真正决定彼此命运的一战,还要看海上。如果英法德三国联合舰队大败,那一切就是自然而然。可要是中国战败了,或是两边打平,一时间谁也灭不了谁,那么半岛的局势就要随着结果而改变了。

飘在海上的这些日子里,英法德的三国联合舰队已经从地中海西部进入到苏伊士运河了。主力部队停留在亚丁湾,先头部队进入到了索科特拉岛。

这些日子里,双边交手最频繁的不是飞机,也不是舰炮,而是两边的潜艇。

中国的舰队主力是始终处在欧洲潜艇部队的围猎当中,而东出苏伊士运河的三国联合海军,也无时无刻不处在中国潜艇部队的偷袭进攻之中。

还有他们彼此间的厮杀。

欧洲人布置在阿拉伯海的潜艇多大436艘,现在减少到了420艘。而跟随着中国舰队而来的中国潜艇有157艘,分作22个编队,加上本来在这一代游弋的25艘,一共182艘,现在还剩下174艘。

这一场大战不仅堪称这个时空历史上最大吨位的海战,也算是双边投入潜艇最多的一次战斗。一个阿拉伯海里竟然存在了600艘潜艇,这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啊。

双边的潜艇部队都分做了两个部分,其一是自我保护,作为舰队防御圈的外围警哨;其二是主动出击作战,作为打击对方的有力武器。尤其是欧洲人,潜艇已经是他们对中国海军最有威胁的手段了。

这些吨位不大,投入财力物力也不大的东西,比之高大威武的无畏舰都更有效用。至少中国的航母惧怕潜艇,只要还有一艘潜艇,都能让整支舰队的中国人紧张兮兮。而面对水面上舰艇,任凭你再高大威武气势不凡,航母也都能‘放风筝’放死它们!

黑夜中,一支舰队正迎着月光,劈波斩浪……(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