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乱晋天下 > 52 铁骑踏来衣冠南迁,长江两岸七星连阵

52 铁骑踏来衣冠南迁,长江两岸七星连阵(1 / 2)

?第二天,六路人马开始前往指定的位置在长江两岸屯兵驻守,从西至东依次是:襄阳白虎道是陈景儿的九千弩骑兵,在麦城是秦梦生的八千轻骑兵,在赤壁是宋惊鸣的七千手握长矛的重骑兵,在庐江是逆龙甲的五千重弩兵,在建邺西渡口则是风晴月的两百艘救援船只;于北辰则以求兵凉州的名义而前往去了张掖临松山静候七星连阵开启,天门顿开,以取得金马文《天辰诀》。

逆龙甲与风晴月顺路,所以南去建邺的船只上全是士兵跟重弩,逆龙甲准备在庐江引着军士下来,然后风晴月带着船只前往建邺西口。

在临行前,于北辰来到江边,见逆龙甲已经上了帆船,并发号施令。

风晴月见北辰过来,便从船只上下来,于北辰将鸳鸯六合刃交给风晴月说:“这把兵刃名曰‘鸳鸯六合刃’,是我师父当年在逍遥山磨刀里打造的利刃。师妹这一去路途遥远,希望这把六合刃能做防身之用。”

晴月接过六合刃说:“师兄保重。”便上了帆船,引着两百只大小船只顺长江而去。

而在秦梦生准备前往麦城时,收到了天师许逊的一道锦囊。天师嘱咐他说:“这道锦囊交予你。若是遇到紧急情况时,便可打开。”

北辰与陈景儿率着九千弩骑兵在校场等待辟邪的到来,但等了很久也不见她的人。北辰想想,也许是辟邪不想跟他前往临松山了,因为昨夜的话无疑表露了她不想这么早离开人间的心思。

于是北辰对陈景儿说:“陈都尉,那我们走吧。”

陈景儿先是说:“你叫我陈景儿便是了。”然后下令说:“我们出发。”便引着九千骑兵向巫峡道驶去,他们不久将走出巫峡道前往长坂坡,然后北上至襄阳白虎道。

一天过后,许逊来到宋惊鸣处,将图纸交给宋惊鸣,然后交代他说:“你到赤壁后,可以按此图离岸三里处布置八阵营垒。”于是第二天,宋惊鸣的七千重骑兵也东出巫峡到,过了长坂坡,然后再向西,到达长沙,再向西抵达赤壁,在戈壁滩上摆出八阵营垒,等待敌人。

而在此时的黄河两岸,汉赵帝国的骑兵也已经开始纷纷调动,蓄势待发。大将呼延晏也已经引着一万多骑兵、步兵混合部队过了虎牢关准备在江夏大掠一把粮草,然后准备南下夏口,渡过长江,在赤壁上岸。

刘曜的步兵跟王弥的骑兵也已经合围了长安城,只不过遭到了长安军民的反抗跟坚守,致使他们的三万大军不能继续向西攻占河西各郡。

汲桑已经占领了陈留,并准备好了两万步兵开始向下邳而来。

石勒、陆逐延跟古开圣也已经到达了汝南东南的葛坡,修筑营垒,向农民征税修造舟船,打算三路进攻江南各郡,最终合围建业。

由于匈奴人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劫,坚壁清野,晋国军队又不堪一击,致使百姓恐怖万千,纷纷倾家南迁,准备渡过长江前往扬州跟交州。

少羌王古开圣自从兰佩公主死后,便有一个嗜好,那就是行军打仗一直带着兰佩公主留下的女儿,并取名她也叫兰佩。这次南下灭晋之战也不例外,这样给他看待孩子的保姆姬无殇也就随大军来到了汝南葛坡。姬无殇自从被鲜卑人从邺城被掳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跟徐州的父母失去了联系,她时刻都准备从古开圣手里挣脱,逃回老家去。

可当她试图逃了好多次,都被军士抓了回来。古开圣并怒斥她:“不讲信用的汉人!奴才!”便给她带上了脚链,走起路来频频作响。

可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在葛坡,古开圣却亲自取掉了她脚上的铁镣。随后他只是瞅瞅了这位看上去有点紧张的女子便离开了营帐。可是当晚上他回到营帐时,却发现姬无殇跟自己的郡主都全部消失了。四处打探也不见,于是他后悔解了姬无殇的脚链,并大吼道:“这群汉奴!我定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于北辰来到白虎道后,见此道两面山石嶙峋,崖壁参差不齐,如陈景儿背后那把贪狼刀背上的锯齿,又如白虎的獠牙让人不觉而悚。

于北辰见营帐已经驻扎完毕,便辞别陈景儿说:“我师父既然派给你的兵最多,且都是精锐,想必他早已料到此处来敌最为凶猛。这也许是一场恶战,你可要一定当心啊。”

陈景儿说:“你就放心好了。虽然我没打过什么太大的仗,但我还从来没打过败仗。”

北辰说:“那好。那我也得北去凉州了,我们到此别过吧。”便上了马。

陈景儿说:“要不我派一队人给你护驾。”

北辰却在马背上说:“不用了。人多了容易暴露身份。我还是单骑闯凉州的好。”便“架”的一声驱马向前,沿着白虎道向北而去。

话说姬无殇从葛坡逃离后,便带着这位三岁大的小女孩一路向东,来到了徐州西面的九里山,见山下栖息着很多难民,便问一位大伯:“大伯,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大家都住在这深山老林之中?”

大伯叹了口气,回答说:“我们都是从徐州城逃出来的。前不久来了一群野蛮人,他们一进城便杀人放火,就连太守大人也被他们杀了。我等只得逃出城来,来这深山躲避一下了。”

姬无殇听完,便心急如焚,好像自己的家也被人给烧了似的,便骑马向徐州而去。

逆龙甲来到庐江后,便被当地的老百姓视为天神,太守引着各官员出城迎驾,这也是逆龙甲遇到过最大的礼遇了。

逆龙甲站在城头自信地对全城老百姓说:“大家放心!我们丁让那匈奴人有去无回。”

全城的百姓都来到南城外,瞅着硕大的重弩,称赞着。太守问龙甲说:“听说匈奴人已经在汝南葛坡集结了足足五万精兵,这一下来,西边的寿春跟我们庐江首当其冲。将军这两千重弩虽然威力不凡,可这五万敌人汹涌而来,不知会不会手忙脚乱?”

龙甲自信地说:“我们这一台重弩可以一次性发射五十支箭,这两千台下来也得起码······”他仔细算算说:“十万支箭啊!这不就是说来个十万敌人也是白来吗?”

太守又问:“那将军准备将重弩安放在何处?”

龙甲说:“听说你们庐江城外西北不远处有座天柱山。我准备安放在那里。”

太守却说:“可那天柱山离这庐江城十余里之远,怎么可以保护得了这庐江城池呢”

龙甲说:“这个我也没办法。是军师的意思。”

太守建议说:“常言道:‘将在外者,军令有所不受。’将军为何不在这庐江城池之上就近架好重弩。一则可以保证城池不失,二则也利于部队的补给。”

龙甲想想说:“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他遂采取了庐江太守的建议,将重弩架在了庐江城池之上,而并未能听从许逊军师的命令前往天柱山驻军。

而在建邺西渡口,风晴月却遇上了在扬州楼结识的姐姐杜小月。原来在扬州楼的杜小月听说匈奴人南下,难民向南迁徙后,便用当年从王财主那里夺来的地府钥匙打开王府地宫,将金银财宝换成大米、布匹、棉布,组织扬州楼四百多名歌妓前往建邺渡口架起锅灶,给难民分发米粥。

突然有一名将军前来跪倒在地,求助杜小月说:“我是徐州府的校尉,长江北岸合肥城外有一万多名受了伤的士兵跟百姓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了,急需救助。希望你能救他们一条生路,我在此替他们感谢姑娘们了。”

杜小月扶起这位将军说:“校尉大人。快快请起!既然他们有难,我们又怎能有不救之理。”

她便引着一群人,载上大米跟铜锅来到了渡口,准备过岸。可被军士拦下说:“这里不准上船。徐州已经沦陷了,敌军不久就要攻过来了。上面下了死命令,只准对岸的人过来。”

杜小月有些生气,说道:“你们就忍心看着合肥城外那一万多老弱病残的自家人活活被饿死吗?”

那军士却说:“那他们为何不过岸来?”

这时,那名方才求助而来的徐州校尉将刀架在军士脖子上说:“你要是不让我们过岸,我就砍下你这猪头!”

这时一位披着浅褐色的披风的女子过来说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那士兵匆忙说:“他们偏要过岸去。”

杜小月仔细瞅了瞅这位女子,看她及其眼熟,嘴右角上的美人痣让她清楚得认出了这张妹妹的脸。她于是开口叫了一声:“晴月。”

这时,晴月转了一下头,发现这位叫她名字的绿衣女子正是救过她命的扬州楼杜芙蓉小月姐,便也说了一声:“小月姐。”

这时,两人彼此露出笑容,如六月的芙蓉。校尉见状,只得放下刀。

晴月问她:“小月姐。您为何会在这里?”

杜小月说:“听说合肥城外有一万多伤者,已经好多天没吃饭了,所以徐州校尉特来求助。”

晴月瞅了瞅这位剽悍的校尉,然后说:“既然是救人,便是大事,我这就让人给你们备船。但是你们可千万要小心,匈奴人不久便会攻下来。”

杜小月说:“晴月妹妹,你就放心吧。我们会赶在敌人前面撤到建邺来的。”

这时,风晴月却将天师交给她的六合刃交给了杜小月说:“小月姐。这把六合刃你带上吧。”

杜小月见这把六合刃造得精巧,如圆盘,如半月,刃如祥云,便问:“这般奇异刀刃,我如何能使得来?”

晴月却说:“它攻防具备,想必最适合我们这些女儿身了。”

小月于是接过这把六合刃,说:“那容我练习几日。”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