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朱允炆 > 第二十一章:宽恕

第二十一章:宽恕(1 / 1)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这也许听起来只是一句貌似迷信的话语,然而在很多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老天在一些时候对于一些人的关顾,比如说是当初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与其他的起义军领袖相比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人之处,既没有项羽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也没有韩信将兵的那种百战百胜然而老天却似乎对他格外的关注,自从沛县起兵以后,多次遇到危险的他总是有贵人相助,或者是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助他摆脱困境,如果说鸿门宴的逃脱只是他用高超的手段骗取了项伯的信任逃脱,那么在于项羽交兵的过程中即将兵败的时候突然天降龙卷风使得项羽打败不得不说天助汉室啊郭英是相信此话的,因为在多年的跟随朱元璋的征战过程中无数的险境都几乎置他们于死地,然而无论多么的凶险,最后朱元璋的军队都最终的化险为夷战胜了阻挡在他们建国道路上的一个个敌人最后建立了大明王朝,如果在那个科学技术还不发展的时代,人们只能够把一些是事情归结于神力怪相的话,他相信,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继承人,即便失去了皇位,依然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的朱棣也相信此话,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来说,庶出的他几乎只能够当一个藩王,不可能坐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宝座。然而一切似乎是随着姚广孝到他的身边时起发生了变化,不管姚广孝出于何种的目的,在它看来朱棣天生就是皇帝之命,因此多年以来一直鼓动着朱棣走上这条艰辛而又无比荣耀的事情然而即便他们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又能干如何,现实就摆在他们的面前,对于为朱棣当差的锦衣卫来说,只要能够按照朱棣的旨意来做,只要他们能够抓得住朱允炆,那么荣华富贵就近在眼前,至于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这似乎也是锦衣卫建立的初衷吧,想当初朱元璋不信任官吏,为了达到监视官员的目的就建立了严密而又森严的锦衣卫特务制度,这些人的级别并不高,然而却是只听命于皇帝,又掌握着很大的生杀大权,因此也是让人提起来都为之变色的角色关于特务的光辉事迹还可以在洪武年间列举出如下的一些耸人听闻的实例,有一次朱元璋命人去监视一个官员,这个锦衣卫头目就一直潜伏在官员的家里,将其一举一动都用纸笔画了出来,第二天朱元璋上朝时问这个官员昨夜为何叹息,官员还想说什么之时,朱元璋直接将画像给他看,官员看后顿时面如土色,自己在家里的动作竟然被画了下来到了朱元璋统治的后期,一方面是基于对现实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太子朱标以及其他的大臣对于他的劝告,他也开始意识到锦衣卫的设置已经严重超出了他的预料范围,长此以往会弄的人人自危,恐怕不利于朝廷的稳固,因此便撤销了锦衣卫组织后来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一向仁慈善良的他根本不会再设立恐怖的特务统治,因此但是人们普遍以为特务的统治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他们却想不到,仅仅几年的时间朝廷易主,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赶走了建文帝,为了监视建文帝的旧臣,也为了查访建文帝的行踪,就重新恢复了锦衣卫的制度郭英是朱元璋时代的老臣,自然清楚这些人的可怕之处,况且,建文帝就在自己的府上,倒不是怕自己背负什么窝藏之罪,之时在他看来,朱允炆失掉皇位已经很是值得同情了,自己没有帮他重夺皇位已经是心中有愧了,如果再在他的府上被抓,恐怕自己死也不能够瞑目了然而一切已经是徒劳的了,朱棣已经下令去郭府搜查了,其实就郭英来说,他自己的安危倒是不足担心,因为朱棣的目标只是朱允炆罢了,而且即便是真的抓住了朱允炆他也未必会立马杀掉,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是会还他江山郭英与朱允炆不同,一则郭英是太祖朱元璋的开国老臣,不仅功高,而且为人低调,素来都有极高的人望;再次来说,如果不是郭英赶来及时的说服吕太后,恐怕自己的皇位不会这么轻易的坐稳。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由于郭英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因此朱元璋临死赐给了他一个免死金牌。因此可以免罪锦衣卫得到朱棣的命令便匆忙的上路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离升官发财不远了,一旦将朱允炆抓捕进京,便可得到无数的荣华富贵,因此并不是很急着赶路,因为在他们看来,郭府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向朱棣告密,并且还派了人把守王府,朱允炆肯定是在劫难逃了然而似乎天不如人愿,不要说已经远走高飞的朱允炆了,眼下就连李忠也即将逃之夭夭了,这话还得从朱允炆离开说起。那日李忠负责引开看门人的注意,于是在看门的人面前故意的上演了一处苦肉计,然而后来李忠却发现,那个守门的大哥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朱允炆走后的第二天,正当李忠思考着如何脱身之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召唤他,于是他赶紧的走了出去,发现原来是那个守门的大哥喊他,于是他走上前去问他什么事情,这一问不要紧,李忠听到原因之后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原来守门的人等到李忠走后一直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于是便托人将自己积攒多年的钱财拿出了一些去给李忠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当他把这些东西拿给李忠的时候,李忠彻底的感动了,从来还没有一个人如此的关心过自己,现在眼前的这个大哥就如同自己的亲哥哥哄自己的弟弟一样,此情此景,又怎么不令人感动万分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是很灵验的,有时候人的善举就如同将自己的一些闲置的零用钱存入了银行或者做了投资一样,虽然不一定立马的看到回报,但是却指不定的在未来的某一天,就可以收获巨大的回报如今对于这个守门的人来说,他的这一个善举不仅会救了自己,也会救下郭府全家的性命。有一次,当李忠去看望这个守门的大哥的时候,却发现他一直的哆嗦,就上前问候,原来是他愿本身体就不好,最近又受了风寒导致了病情加重,于是李忠连忙去替他请郎中,因为他的及时之举,使得守门的人捡回了一条命这还不算,深感守门人大恩的李忠在他生病的时间里不仅陪他看门,还每天的为他去抓药,在他的关怀之下,守门人逐渐的恢复了健康。这一天,李忠一大早的照例去抓药,因为锦衣卫的人都不认得他,因此也没有在意,等他刚离开不久,京城里的调查人员来到了,他们来到门前宣布了朱棣的圣旨,守门人听后大惊失色,虽然李忠恰好不在躲过了一劫,然而此时的他还以为朱允炆尚在府中,一旦被抓也是难逃其罪,因此还是吓得面如土色,但还是大胆的说了一句:“王爷不在府上,多有不便,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一向飞扬跋扈的锦衣卫哪里肯听,一把推开守门人就闯了进去,等他们都进去了以后李忠来到了门口,守门人给他说了事情的原委,并告诉他赶紧离开,再也不要回来了,李忠听后立马的离开。等到锦衣卫来到王府,挨个房间的搜查,却没有发现朱允炆的踪迹,于是问王府的人道:“前几日来你们王府的人哪里去了”当王府的管家发现朱允炆已经不在之时,还以为郭英早就安排朱允炆逃脱了,于是便理直气壮的说道;“王爷并不曾请什么客人,你们想必搞错了,如今王爷进京未归,我等不便相留。请你们走吧”锦衣卫扑了个空也是万般的无奈,一方面朱棣的命令已经下达,如果空手而回,必然会惹得朱棣龙颜大怒,恐怕到时侯人头不保,然而如果得罪了郭英,同样不会有好下场的,于是权衡之下,决定抓一个替罪羊进京,那便是抓到过朱允炆的县官于是扑空了的锦衣卫带着县官上了路,一路上当然没有忘记告诫县官该怎么禀报朱棣,而县官也是吓得魂飞魄散,自己原本只是看着朱允炆不向自己下跪,向关起来他整治一下,谁料想惹来这么大的麻烦,这次进宫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皇帝和郭英王爷,他可是一个都惹不起的。没办法,事已至此,只能够是听天由命了到了京城以后,锦衣卫向朱棣回报了搜捕的结果,这下惹得朱棣勃然大怒,原本以为此次能够抓住朱允炆从此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的他却如同被人欺骗了一番,怎么能够不生气,朱允炆一天没有抓到,就意味着他的皇位受到威胁,并且此次的去郭英的府上搜捕,这样的结果又该怎么向郭英交代于是盛怒之下的朱棣马上下令将参与此事的一干人等统统的处死,这时候,那几个向朱棣告密的锦衣卫吓得赶紧跪下来说道:“启奏陛下,属下真的是听到了有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小太监道王爷府上的消息才向您回报的,句句属实,不敢隐瞒陛下,现在关押他们的县官在此,陛下可以问来”“下官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县官口头说道“你受否前些时候抓了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太监啊”朱棣问道“不敢隐瞒陛下,前些时日,罪臣确实关押过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小孩儿”县官战战兢兢的回答道“他们所犯何罪啊,现在又在何方”朱棣问道“回陛下,他们因在街市聚众殴斗被臣拿住,后来有因在监狱里和犯人争斗负伤,其中那个小孩子受伤最重,臣看其可怜,就差人请郎中医治,谁料想他竟然是个小太监,臣不敢妄自决断,故而将其交于王爷”县官回答道“王爷可有此事啊”朱棣转而向郭英问道见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于是郭英回答道:“回陛下,确实有这事,前些日子臣将那年轻人带入府中医治,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起逃难的兄弟三人,他们的父母都是贫苦的百姓,无法养活三个儿子,就将最小的儿子净身期望送入宫中谋取一个差事,老臣见其可怜,因而送他们可一些钱财,让他们还乡去了”朱棣也不知道郭英说的是假话,然而事已至此,也无法怪罪郭英,只能够问县令道:“王爷说的是真的么‘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在郭英的封地任职的县令自然不敢得罪郭英,因此连忙的回答道:“王爷说的没有错,确实是外乡逃难的兄弟几个”没办法,朱棣只有放掉了县官让他回去,走出宫门,县官顿时感觉松了一口气,是啊,从鬼门关转了一圈的人,突然脱线的感受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然而,在大殿之中的那几个锦衣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朱棣准备拿他们几个开刀来了结这场闹剧了县官走后,朱棣对着跪在地上的锦衣卫喝到;“你们陷害王爷最该万死,来人。将这几个人拖出去斩了”这时站在一旁的郭英说话了;“陛下息怒,他们也是身在公职为皇上做事,这样做也是忠于职守,这件事情老臣没有及时向您报告也有不对之处,还请陛下饶恕他们。”什么叫做度量,这就是,作为一个开国元勋,能够有此气度也难怪朱元璋能够打败众多的敌人建立大明,朱棣也被他的这种度量感动了,毕竟郭英的面子还得给的,于是下令把这些人重打三十大棍,免去死刑,捡了一条命的几个人急忙的拜谢朱棣和郭英,自此以后他们对郭英更是微服万分了然而此时郭英却是陷入了深深地不解之中,明明自己吩咐过家人看好朱允炆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难道有人在暗中的帮助朱允炆或者是在帮助自己么,然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别人的帮助,倒不如说是自己的帮助,正是他的一些列善举导致了这些看似的大难临头又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