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朱允炆 > 第二十五章:阴谋

第二十五章:阴谋(1 / 1)

?逃出了王府的闫柱,背负着满腔的发财梦想踏上了一条人生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虽然他们都明白一旦一脚踏了上去就不能够再回头了,然而还是依然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前仆后继,其实说起来,这和商人的追逐财富是一样的,正如同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过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太乐观,眼下的闫柱想要得到富贵尚且需要度过好几个难关,首先便是朱允炆,虽然他知道朱允炆离开了王府,然而对于朱允炆离开王府以后的去向他却是一无所知的。天下之大,想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况且逃难在外的朱允炆又不是每天大摇大摆饿的招摇过市,肯定是躲在某个地方了其次,即便是自己找到了朱允炆也未必的能够得到赏识,这就不得不说说他的竞争对手了,之所以说是竞争对手,是因为眼下寻找朱允炆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好几路人在找他,其中既有朱棣的手下,也有郭英的人,不管他们找到朱允炆有何目的,但却都是自己找人路上的强大对手因此,基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想要抓到朱允炆,明的来恐怕是不行了,因为现在他自己也是郭英的搜捕对象了,而且自己又是孤身一人,完全没有援助,这还不算,他想要抓住朱允炆向朱棣邀功,却是连一个名分都没有,他不像锦衣卫那样得到朱棣的密令前往各地搜捕,而是一个企图通过此事邀功取宠的背叛者罢了想好了这些,闫柱开始谋划如何的去抓朱允炆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先要确定朱允炆是否还在凤阳里面,他的判断是朱允炆尚在这里,理由有如下的几点,首先李忠离开这里没有几天,朱允炆一定不会抛弃他这个唯一可以信任的侍从。因此一定会在某个地方跟李忠回合。然后再一起逃亡他乡其次,就现在凤阳的情况来看,到处都是郭英以及朱棣的眼线,一旦朱允炆现身,肯定会被抓获,不可能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之下逃出城去,根据自己多年的侍卫经验判断,他感觉到这里有很多的突然增多的无业游民每日街头闲逛的人肯定是锦衣卫打扮的,既然这里戒备森严,那么朱允炆肯定还在附近要找朱允炆肯定是不容易的,然而想要找到李忠就容易多了。因为锦衣卫并不认识这个小孩,而且一个没有什么明显特征的孩子就算走在大街上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在意的,况且他明白李忠也肯定会去寻找朱允炆的,哪怕是走就约好了在哪里汇合,也得有个地方啊打定了主意以后,他就开始行动了,然而又该如何让李忠现身呢,尽管他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但是他却不是傻子,不会随便有人召唤就呼之欲出的。于是乎找到李忠似乎成为了吊出朱允炆这条大鱼的最佳的诱饵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苦思索良策的闫柱终于灵光一闪想到一条堪称绝妙无比的计策,既然可以通过李忠来找到朱允炆,那么为什么不能够通过其他人来引诱出李忠呢,那么又有谁可以让李忠现身呢,这个人闫柱也想好了,就是那个善良的守门人郭良在他被郭府看押的日子里,他就听说了看门的郭良帮了一个孩子而得到郭英赏识的事情,后来又经过那个没有脑子的家丁的口得知那个孩子叫做李忠,当时他还不知道谁是李忠,后来听家丁说了这个孩子的事情,并且得知他是个太监,并且忠心耿耿的护卫着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才明白了李忠的身份有时候就是这样,也许陌生的人对你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太大,反而是熟悉的人会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不是说身边的人有什么大的权利或者力量造成的破坏大,而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了解更多,就是因为这样才知道你的弱点是什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闫柱便是基于此才这样的自信对付李忠他太了解李忠这个人了。这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心眼不少,但是却是个重感情的人,以前在宫里的时候便是得到别人的恩惠就念念不忘,有了机会便报答。后来在朱允炆逃亡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大家都对于失去皇位的朱允炆冷漠有加,只有这个孩子还始终的毕恭毕敬,并且甘心的为朱允炆赴汤蹈火在闫柱的眼里。这样的人并不值得欣赏,反而是愚不可及的,人与人之间哪里有什么情感而言,只有世界上的那些金银珠宝与诱人的荣华富贵才是最值得向往的东西,这也许和他的童年时的经历有所联系,然而却不能够因此作为他心术不正的理由,对于他来说,李忠他们有一样东西是他永远比不了的,那就是人性反正是不管如何吧,闫柱已经阴谋的谋划好了这一切,可怜的李忠和朱允炆同志他们哪里能够想到,出了朱棣的追杀以外,还有自己身边待过许久的侍卫也在关心着自己的下落,当然他的关心与郭英的关心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更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怀有某种恶意的动机之下的阴谋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所在,那就开始行动吧,于是闫柱的将一双邪恶的手首先伸向的就是郭英府上那位善良的守门人郭良,不过问题又出现了,虽然郭良只是一个守门的人,但是他毕竟是郭英王府的人,自己是从王府逃出来的,自然不能够接近王府,那样的话非但无法接近郭良,恐怕自己的小命也会搭在里面的对于那些有着强烈的动机的人来说,问题的出现从来就不会阻止他们前行的脚步,当然,这句话也可以换个方式说,那就是:对于一个有所预谋的坏人来说,一些暂时的困难并不能够阻挡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前进的脚步,闫柱就是这样,既然刀已经出鞘,就再也无法收回,只能够一条道走到黑了既然不能够接近王府,就只能够向办法曲线救国了。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揣摩以后,闫柱终于想到了一条绝妙无比的毒计。具体说来是这样的,他先到处的跟外边的人去传扬,说是王府的看门人因为私自放走了王爷要的人犯了罪,已经被王爷抓了起来,准备给杀掉,而且好像还是他的亲戚要说起来他的后面那个说是放走的看门人的亲戚只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作为王府的看护却监守自盗,这样的人该死。增加了宣传的力度,对于李忠来说,虽然他知道后面的话是假的,然而作为自己的恩人,并且确实是私自放自己出来的,如果他出了事情,自己肯定过意不去,所以闫柱料定李忠肯定会回来以自己的性命来交换郭良的生存而闫柱自己呢,只要守候在郭府的附近,肯定会等到来自投罗网的李忠的,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主意,作为筹码,闫柱押的是李忠的善良和一颗知恩图报的心,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计策,既可以避免了自己直接的跟王府的接近,又可以守株待兔等待李忠来钻进自己设计的这个大口袋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同样,对于流言蜚语来说从来不缺少传播他们的媒介,虽然当时比不上当今社会的狗仔队的人这么的刨根知底的调查,也没有什么先进的传媒媒介,然而,茶余饭后的那些无事可做的人就是最好的无偿传播者,也是打发时间的最好的娱乐那么网已经展开,又该怎么样诱杀李忠从而进一步引出朱允炆这一条大鱼呢,他们又是否会上钩呢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