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1 / 2)

?(?-223年),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216年,封鄢陵侯。218年,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与诸侯就国。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223年,到洛阳朝见,患病薨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少年英武

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

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说:“愿作将军。”曹操说:“作将军干什么呢?”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大笑。

威震塞外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被封为鄢陵侯。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担任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临出发以前,曹操告诫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为儆戒呀!”北征进入涿郡的境内,叛变的乌丸族几千骑兵攻到,当时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万匹。

用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敌人溃败逃散,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打了半天,的铠甲中了几箭,气势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人马疲累,又有命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境,违令轻敌。说:“率军出征,只是为了取胜,为什么要受限制呢?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就能击溃他们。服从命令放跑敌人,决不是良将。”便上马,命令部队:“落后者斩!”一天一夜追上了敌人,出击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了几千人。超过常例几倍地犒赏将士,全军没有不高兴的。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便请求臣服。这样北方便平定了。那时候,曹操在长安,召到自己的行营。从代郡经过邺县,太子对说:“你刚立了功,现在去西边面见主公,注意不要骄傲自夸,回答问题要表现得谦虚。”到了长安,按照太子所说的,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很高兴,捋着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同年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于是下令召助战。于是日夜倍道兼进,然而西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曹操东还后,以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召,但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曹丕即王位,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曹丕颁布诏书说:“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勋来使亲人和睦,并分封母弟,建立邦国以继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抵御侵略,防止灾难。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勋盛大,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

去世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进爵为公。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被封为任城王。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六月甲戌(十七)日(8月1日)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享年35岁。下葬之时,朝廷赐他銮辂龙旗、虎贲勇士一百人,仿照汉朝东平王之旧例[4]。他儿子曹楷承袭了爵位,转封在中牟县[5]。有一女嫁给东平相散骑常侍王昌[6]。

历史评价

陈寿:“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

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

曹丕:“以王之雄武,吞并巴蜀,如鸱衔腐鼠耳!”

曹植:“昔二虢佐文,旦奭翼武。於休我王,魏之元辅。将崇懿迹,等号齐鲁。如何奄忽,命不是与。仁者悼没,兼彼殊类。矧我同生,能不憯悴。目想官墀,心存平素。仿佛魂神,驰情陵墓。凡夫爱命,达者徇名。王虽薨殂,功著丹青。人谁不没?贵有遗声。乃作诔曰:幼有令质,光耀圭璋。孝殊闵氏,义达参商。温温其恭,爰柔克刚。心存建业,王室是匡。矫矫元戎,雷动雨徂。横行燕代,威慑北胡。奔虏无窜,还战高柳。柳王率壮士,常为军首。宜究长年,永保皇家。如何奄忽,景命不遐。同盟饮泪,百僚咨嗟。”

王嘉:“任城渊谋神勇,智周祥艺,虽来舟、蓬蒙剑射之好,不能加也。”

徐陵:“瞻言马骏,著陇右之功,追念,克乌丸之虏,前王子弟,若此勋庸,偏其反而,岂可胜愧。”

《艺文类聚》:“王常讥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叹黄鬓之为可。”

李渊:“昔魏任城王彰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于彼。”

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明文霱》:“擗象,名劣羽飞。”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马名存钟《品》,则彪当亦能诗。又任城武力绝人,仓舒智慧出众。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

康发祥:“黄须儿力猛志大,非无窥觊之心。”

亲属成员

父母

父亲:曹操

母亲:卞氏

兄弟姐妹

兄弟:曹昂、曹丕、曹植、曹熊、曹铄、曹冲、曹据、曹宇等24人

姐妹:清河长公主等6人

妻子

孙氏,孙坚侄孙贲之女

子孙

子:曹楷

女:曹氏,嫁予东平相散骑常侍王昌[6]

孙:曹芳[17]

野史轶闻

乐府诗古辞相传有《爱妾换马》一辞,今已不传。《独异志》讲,后魏,性格倜傥。一次偶然见到一匹骏马,十分喜爱,但马主人也很珍爱。说:“我有美妾可以交换,随你挑选。”马主人便指定一妓,即与之交换。[18]

后以此典形容豪族富人所谓风流豪放的行为;也用以咏妾或咏马。

任城王旧事

任城王小时刚强坚毅,学习阴阳家学说和谶纬术数,诵读《六经》、《洪范》等典籍数千言。父曹操计划攻打吴及蜀,问行军作战的诀窍。能左右开弓,剑术于百步之内,断人的胡须和头发。当时乐浪郡献来一只猛虎,纹理斑彩,用铁笼关住。力士们都不敢看。抓住虎尾,缠在自己胳膀上,猛虎贴着耳朵不敢出声,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后来南越国献一白象给武帝,用手捏住它的鼻子,

征战图

征战图

象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动。文帝曹丕曾铸一口万斤大钟,悬在文华殿,想换一处摆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动,可是把钟背起来就走。四方听到他的神勇,都息兵自保。文帝说:‘以任城王的雄武,并吞巴蜀,就像猫头鹰衔死老鼠!’后来过世,比照东汉东平王的丧礼安葬。出丧时,空中有几百人的哭声相送;送丧者都说是过去因战乱而死的魂灵没有棺椁收殓,任城王仁慈恩惠,埋葬了这些枯骨。死者在地下有灵,心知感激,所以赞美其恩德。国史撰有《任城王旧事》三卷,晋初珍藏在持宫秘阁中。”

胁赎文姬

据清朝刘廷玑所著《在园杂志》记载,曹操赎回蔡文姬之际,曾命兵临塞北,威胁南匈奴。

「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三国志魏书十九传》)

黄须猛将,就是这样不明不白地逝去的。关于他的死亡,众说纷纭,由始至终都是一个谜。好好的一个刚猛之士,怎么忽然间会「疾薨于邸」呢?另外还有一些关于的记载:

「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于京都。」(《三国志魏书二文帝纪》)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曹植《赠白马王彪序》)

但这些记载都只是千篇一律的简述其薨,完全没有稍涉其死因。本身是一个粗猛壮厉的人,陈寿也评他:「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的做事风格,始终都有着一种凌厉得令人震慑的气势;他的一生,大抵如下:

传记

少有威猛力,立志为大将

,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其须鬓皆呈黄色。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畏避险阻。年轻时便曾经多次从军征伐,志气慷慨激昂。曹操见此,常教训他说:「你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不慕圣道,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些东西只能让你成为匹夫而已,又何足为贵呢!」于是便督促去学习《诗经》、《书经》,十分不服,便向左右诉说:「大丈夫应该好象卫青、霍去病那般,带领十万军队驰骋沙漠,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又岂可以待在这里作博士呢?」曹操曾问众儿子喜欢做甚么,命他们各言其志。便说:「我喜欢做将军。」曹操问:「做将军要怎样?」答道:「要披坚执锐,遇到危难时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身先士卒;而且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罢大笑。

受命征北地,奋进似雄狮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