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 / 2)

?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孙策和同岁,交往甚密。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人移居舒县[3]。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4]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3]。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正好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于是写信给。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6]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平二年(195年),逼走刘繇(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率部回到丹阳。[7]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有才,便欲收罗为已将。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的请求。[8-9]

建安三年(198年),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归来,亲自出迎,授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鼓吹乐队,替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11]

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要攻打荆州,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娶小乔。孙策对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留下来镇守巴丘。[8]

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权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吕范、程普等人。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13]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在公元202年(建安七年),下书责令孙权,让孙权把儿子送到曹操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15]

对于孙氏,说得上忠贞不二。《江表传》记载,曹操想使为自己所用,曾派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既十分坚决的回绝了蒋干。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

建安十一年(206年),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16]

火烧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又受到鲁肃,以及刘备属下诸葛亮的说词影响,正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

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17]

孙权命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18],双方对峙。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19],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20]。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21]

命陨巴丘

又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

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告急。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曹仁只好退走[23]。孙权任命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24]

赤壁之战后,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但孙权不同意。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25]。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举哀,感动左右。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8]

顾曲周郎

据《三国志》记载,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

,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26]。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27]

(图册:洪宇宙版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8])

一时瑜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29-30]。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31-32]

孙策:①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谐也。[8]

孙权: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②(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24]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虚获此名。[33]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8]

吕蒙:昔、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34]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24]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35]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8]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36]

两晋

陈寿: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24]

陆机: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37]

袁宏:①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38]

唐宋

严从:、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39]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宴: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40]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梁肃: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汉失险。公瑾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41]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42]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43]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44]

陈渊:当时人物如辈,盖百世之士,若其它智勇纷出,莫可悉数。[45]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