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统(1 / 1)

?的父亲凌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时兴兵,每次凌操从征,经常作先锋首当其冲。守永平任永平长,奔驰山越,奸猾之徒也收敛,后迁升为破贼校尉。后来到孙权统军,随征江夏。凌操先登进入夏口,斩杀黄祖的先锋。轻舟独进,中箭矢而死。吴书记载甘宁擅射,射杀了凌操。时年十五岁,左右的人多数都称赞他,孙权以凌操死于国事,拜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代其父统领父亲生前的兵士。[2]

英烈壮节

后来随军攻击山贼,孙权攻破保屯先回军,剩下麻屯一万人(麻屯、保屯都在今湖北嘉鱼县)。

和督官张异等人围城,定好日期进攻,事先,和督官陈勤聚会饮酒,陈勤是个刚强气粗的人,为了督祭酒,欺负在座的人,罚酒也不按规矩,看不上他欺负人,当面顶撞,陈勤就骂和其父凌操,流了泪不答话,大家就退了席,陈勤酒喝多了还闹气,又在路上辱骂,就不能再忍,就拿刀砍了陈勤,隔几天陈勤死去。到了进攻麻屯的日子,说:“我不死没法谢罪。”就激励士兵,迎着刀箭进攻,他所攻打的一面,立即就瓦坏,于是各路乘胜进兵,大败敌人。作战回来,自投军法处。但孙权称道他勇敢奋战,结果将功赎了罪。[3]

旋略勇进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再出征江夏,任前锋,和关系最密切的健儿几十人坐一条船前行,常常离大军几十里之远,进到右江,斩了黄祖的将领张硕,并捉到全船人,回来向孙权报告,再引领军队加快前进,水军陆军都集合一起。当时吕蒙打败敌人水军,先夺敌人城池,于是大胜。被孙权任为承烈都尉,又跟周瑜等在乌林打败曹操,再进攻南郡的曹仁,改任校尉。他虽然身在军队,却仍亲待贤人,接近士人,轻财重义,成为当时所推仰的国士。[4]

浴血鏖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军攻破皖城,升为荡寇中郞将,任沛国丞相。又随吕蒙夺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夺取三郡后回师,从益阳直往合肥,时为右部督。

当时,孙权决定从合肥撤军,前部兵已然出发,魏军将领张辽等忽然冲到逍遥津北边,孙权让前头兵转回来,但是部队已走远了,一时开不回来,以致和亲兵三百人被魏军包围,好容易才救孙权出了围,但是敌人破坏了桥梁,只剩下两条板子,幸而孙权快马跳过桥,却转回迎战,左右的人全都阵亡,也受了伤,还奋力杀死几十个敌兵,一直到估量着孙权脱了险,才肯退下来,而桥断路绝,他就穿着铠甲偷跑,孙权上船后,忽然见到还活着,既大惊又大喜,却痛心亲随都战死了,没有一人回来,难过得不得了,孙权用自己衣袖给擦干眼泪,对他说:“公绩,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人吗?”回来,任为偏将军,给他的兵士数目增加一倍。

时常有人推荐一位同乡名盛暹的给孙权,说是人格高尚,节操比还好,孙权说:“能够和一样就不错了。”后来,召见盛暹,他是半夜来的,虽已睡觉,还是披上衣服出来迎接,手牵手走进房内,是这样的喜爱好人而且毫不嫉妒。[5]

离别思痛

以为山岭里人大多壮悍,可以用恩威和利诱的办法使他们归顺,孙权就让他东去征讨,并且下令所属城市,凡是需用的物资,都可以先供给再报告。素来爱护士兵,士兵也喜欢他,这样召到精兵一万多,经过本县,进了公署的门,见到官员手持三版,恭敬尽礼,亲旧老朋友,情感更浓厚。事情办完要出去时,因病发而去世,时年二十九岁(一说四十九岁)。孙权得到消息,拍着床起身,悲哀不能自止,并且减餐几天,一提到就流涕,命张承为作铭诔。

有两个儿子,名叫凌烈、凌封,都才几岁,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爱护得跟自己子女一样,有客人来,就叫过二人来说:“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岁,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又追念功勋,封凌烈为亭侯,把的兵也交给凌烈管。后来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6]

历史评价编辑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7]

陆机:“甘宁、、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

慕容廆:“不知今之江表为贤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将吕蒙、高踪旷世哉?”

萧常:“(黄)盖将略吏能,皆有可称;(蒋)钦折节好学,以公灭私,(徐)盛愤惋于邢贞,统降意于盛暹,(丁)奉破强敌、夷钜奸,舒徐不迫,皆江东之翘楚。”[8]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9]

袁韶:“蜮视曹瞒,霆扫锋猬。翼蔽仲谋,脱危虎尾。忠不顾身,有霣无二。岂曰兵家,为古国士。”[10]

郝经:“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霸,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奇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11]

陈景云:”(凌)统自摄领父兵,屡立战功,为时名将。“

家庭成员编辑

凌操

凌烈、凌封

后人对三国志的注疏(例如: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或梁章巨的《三国志旁证》,两本注释的记载是二十九岁逝世,而三国志记载是四十九岁逝世)有疑惑,的逝世年龄是“四十九”还是“二十九”。据骆统传的描述,骆统在死后接管了他的兵权,接着就在222年和陆逊一同攻破了宜都的蜀军,如果是四十九岁逝世,逝世时间是237年,骆统就不可能在逝世后222年之前接管他的兵权,与传有矛盾之处。再加上在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后就没有其它事迹,以及他逝世时儿子尚年幼等因素,逝世时间和年龄是一个疑问,但二十九岁逝世比较合理。

《建康实录》:“统为人性好接物,亲贤爱士,轻财重义,有国士风。年二十九岁卒。”

《三国志·骆统传》:“及死,复领其兵……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年三十六,黄武七年(228年)卒。”《三国志校误》的作者陈景云认为:“案统父操以汉建安八年从征黄祖战没,统时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预讨麻屯,后至四十九而卒,则吴之赤乌中也。统自摄领父兵,屡立战功,为时名将,若赤乌中尚在,则从征合肥还二十年间,统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无功可录乎?据骆统传,死复领其兵,在随陆逊破蜀军之前,然则统之年当在三十左右。本传所云,乃传录之误。”

2002年岳簏书社《三国志》修正版:“事毕当出,会病卒,时年二十九。权闻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永乐大典》收录了《吴志》:“病卒,时年二十九。”

《诸史拾遗》的作者钱大昕认为:“计统之年,殆未逾三十。”

后世纪念编辑

嘉兴南湖的东南面有一条“凌公塘”,凌公塘附近有一个凌公塘村(1982年凌公塘村拆迁),该村附近有“鸟船村”。该村凌姓老人述,他们是后人,其中有一支在秀水(新塍)有凌家堂(厅)。凌家堂清代有两位画家凌云汉、凌哲,所著《艺林悼友录》(现收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濮川所闻记》(现收藏于嘉兴图书馆)。

亡故后孙权又令陆逊屯兵嘉兴一带。后人将率军民所开掘的塘河叫做凌公塘。凌公塘有明显的人工开掘痕迹,凌公塘南面的马家浜出土的古陶瓷罐内藏炭化的稻谷,经考证有2000年历史。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