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令仪传 > 第二章 郑风而试

第二章 郑风而试(1 / 1)

?

魏缭依旧不紧不慢地踱步上前,越过子衿,走到石桌旁,将清婉方才看的竹简拿于手中,边看边道:“起来吧。”

子衿闻言缓缓起身,朝魏缭所在的方向转去,缓步上前,谨慎地看着尉缭脸上的表情,却又不敢直视,生怕惹恼了她这位名义上的“父亲”。

尉缭看了看那竹简,嘴角抹上了一丝赞许的神色,这让子衿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看罢,尉缭将竹简合了起来,将其放回石桌,转身对子衿问道:“衿儿,汝可知今日这《郑风》一篇所讲的是何地何事否?”

“回禀父亲,《郑风》一篇所讲的是郑地民风。”子衿不假思索道。原本还以为他会问多难的问题,却没承想这种小儿科的问题。这种问题,就算是三岁稚子,看到这《郑风》一篇的篇名,便足以知道此篇所讲的地方与内容。《郑风》《郑风》讲的不就是郑地民风吗?

只是,她的直觉告诉她,她面前的这个人定不会只是问这些问题就肯罢休。不然,连她自己都要怀疑这人是怎样得来国尉一职的。因此,这句话后,一定还藏有下文!

魏缭听到子衿的回答,对子衿点了点头,便续问道:“没错,那么汝认为郑地民风如何?”

子衿皱了皱眉头,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方道:“子衿认为,郑地民风开放。若是将郑地民风与我们秦地民风相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两地民风大有不同!郑地民风开放自由,而我们秦地民风却是古板保守。相比之下,郑地女子就要比我们秦地女子更加豁达、开放。而郑地男子则要比我们秦地男子更加大气、豪爽。但是,如果就《郑风》这一篇来谈感想的话,子衿认为,或许大家对《郑风》一篇在理解上,貌似出了差错。”

魏缭闻言,神色顿了顿,眉毛微微皱起,虽然疑惑,不过还是想听听面前这个十岁女孩的见解。“继续说罢。”魏缭坐了下来,为自己倒了杯水,说道。

子衿见状,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子衿觉得,虽然《郑风》二十一篇是春秋时期郑国民歌。但与同样产生于溱洧流域的《桧风》一篇相比,二者内容相同却风格迥异!《桧风》是产生在西周末年郐国即将灭亡时期的作品,因而内容凝练厚重,讽刺性强,风格略显呆滞,为整齐的四言诗。《郑风》是郑国东迁之后,春秋初期处于上升时期的诗歌,内容多描写农耕女织,感情真挚,语言参差错落,形式灵活多变。虽内容、风格不同,但都各自展现着历史的真实。由于时代不同,过去对“十五国风”,尤其是对《郑风》的理解,往往带有很重的礼教色彩,不少地方牵强附会,甚至有的地方还存在有明显错误。因此,子衿认为,有必要对产生在郑地的民间歌谣和音乐作深入的探究,这样一来,便有利于正确认识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诗歌和音乐发展的概况。”

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子衿嗓子都快干了,但魏缭在这里,也不方便伸手去拿。只得一直强忍着口渴。

魏缭闻言颇有赞许意味地点了点头,毕竟这个女孩子才十岁,十岁便能对书中所学谈论出自己的一番见解,的确是实属不易!

“嗯,子衿的见解的确在理。不仅能将郑地民风分析得头头是道,还能将世人对《郑风》一篇的误解点破,这样看来,等汝长大了,必能为一方才女!”魏缭颇有玩味地开玩笑道。

子衿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父亲倒是别取笑子衿了,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相比之下,子衿只是井底之蛙而已,何谈一方才女?”

闻言,魏缭笑得更欢了,摸了摸胡子,心中暗暗感叹: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居然只是个女儿身!

不过玩笑归玩笑,魏缭很快就收敛住了,子衿见魏缭面色忽然变回了以前那一脸严肃,自然也就停住了笑意。带着一种试探的意味问道:“父亲……可还有要事告知子衿?”魏缭点了点头,说道:“前几日,韩、魏两国分别献上丽邑及南阳,王上大喜,派了内史腾为南阳假守。并且,命朝中官员及其家眷于明日入宫参加庆功宴。”

最新小说: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