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 第472章 桂英震惊,大兴水军

第472章 桂英震惊,大兴水军(2 / 2)

“赵光义没去湘地,也没逃往蜀中,却跑去了江夏¨~?”

众文武对这个消息,颇为意外。

“杨业,你怎么看?”杨昭看向了那位立有大功的降将。

“南湘诸郡,远不及北楚各郡富庶,人口也有限,赵光义能征出万余兵马已经是极限。

至于逃往蜀中,那就更不可能了。

赵光义一直有做储君的野心,今若失了楚湘,丢了大半个宋国,灰溜溜的逃往蜀中,介时威望大跌,赵匡胤怎么可能还立他为储。

所以,臣以为,对赵光义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江夏与朱元璋会合,借明国之力收复失地,重树威望。”

杨业不愧是宋国旧将,对赵光义的处境心思,分析的了如指掌。

杨昭点头首恳,冷笑道:“联明抗隋,赵光义,你们兄弟,这是想学当年的刘备,来个联吴抗曹么,可惜,朕不是曹操。”

“陛下,我们已攻下江陵,这时没必要急着跟朱元璋开战,不如先息兵休整,大造水军,安抚人心,等时机成熟,再彻底攻取江夏,收取南湘诸郡,全据楚湘之地。”

武媚娘向杨昭提议。

她所说,正合杨昭之意。

现下,他的战线已推进至了长江上,决定胜负的因素,已彻底变成了水战。

在没有一支必胜的强悍水军情况下,与敌军进行江上决战,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一旦水战失利,敌军趁势反攻,江陵襄阳就可能失而复得,他就要重蹈曹操的覆辙。

杨昭以史为鉴,自然不会犯曹操一样的错误

权衡利弊,杨昭欣然道:“媚娘所言极是,先让赵光义苟活几天,等朕水军组建完毕,再灭他也一样。”

杨昭当即下令,诸路兵马停止进攻,佯攻江夏的刘仁轨,也退回了襄阳。

赵光义退往江夏,企图联手朱元璋,引杨昭江上决战,杨昭却偏不上当。

鉴于西有赵匡胤的蜀地大军,东有朱元璋和赵光义的十万水军,杨昭虽然息兵,却并没有班师还朝,就地在江陵设行宫。

毕竟,这场南征之战,只是“¨〃中场休息”,却并非是结束。

连月血战,士卒疲惫,需要休整,且水军不够强大,不足以跟朱元璋一战。

杨昭故意按兵不动,同样也是瓦解宋明的联手。

赵匡胤和朱元璋之间,毕竟曾经争夺楚湘之地,发生过冲突,存有嫌隙。

如今,他们之所以联手,无非是因为,杨昭他攻的太急,二人被迫联手。

一旦杨昭停止进攻,两国之间,失去了共同的目标,彼此生疑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事实证明,杨昭是对的。

不出一月,细作便发回情报, 朱元璋率明国大军,从江夏撤兵,武昌一线,进行观望。

朱元璋一退,杨昭高枕无忧,不担心江陵受到下游水军威胁,可尽情的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上。

至于上游,赵匡胤虽率十几万大军,亲临秭归,却被郭子仪堵在了三峡里,纵有通天之能,也前进不得半步。

两面无忧,杨昭又下令,叫第二批的水军,即刻赶往江陵,前来会合。

诸事定下,杨昭也不急,每日置酒高会,坐等时机。

楚地远离中原,战乱又少,无比富庶,江陵更是水陆要冲,财富汇聚之地,不知囤积了多少钱粮。

江陵失陷后,这些萧氏和赵氏积聚多年的财富,一夜间,便拱手送给了杨昭。

杨昭便用这些缴获,大赏将士。

将士得赏,欢欣鼓舞,无不对杨昭感恩,军心更加旺盛。.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