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荀彧点头躬身应道。
只是他的眉头微微一皱道:“主公,不知道你准备派何人,留守昌邑?”
“何人?”曹操略一思索道,“陈留张邈与我亲善,可为此次留守之人!”
荀彧有些欲言又止,良久才道:“主公,某以为张邈终究为外人,且张邈在陈留,与我昌邑尚有一段距离。”
“若昌邑一旦有失,则我兖州根基危矣!”
曹操闻言,神色也缓了下来。
他定定地看着荀彧,良久才道:“文若所言有理!如此,程昱、刘晔两人留守昌邑,且留下五千兵马留守昌邑。”
“文若以为,如此安排,可好?”
荀彧点头躬身道:“主公安排甚善!荀彧自当~听从安排!”
曹操闻言,抚着长须-露出了一丝微笑。
第二天一早,曹操带着麾下兵马两万五千余人,兵发泰-山郡。
……
徐州,刺史部。
看着面前的情况,陶谦坐在病榻之上,眉头深锁。
良久,他看向了一旁的陶商道:“阙宣之前的打算,不是去取南城和费县吗?怎么如今,却将整个泰山郡都拿在了手中?”
陶商一怔。
良久才道:“父亲,这不是好事嘛!”
“泰山郡到手,我们只需让阙宣再整顿一番,到时候我们再从旁出力,便可再征兖州其余诸郡!”
“糊涂啊!”陶谦摇头道,“我儿怎么如此糊涂!”
“原本我只是让阙宣占取泰山郡治下的南城和费县。南城和费县与我们徐州比邻,若阙宣有事,我们要支援也是绰绰有余!”
“再者南城与费县地处边缘,曹操本就对这两地不大为意!如今曹操自顾不暇,多半不会兴兵来取!”
他在床上动了动身子,有些坐立不安道:“可如今,阙宣将整个泰山郡都拿在了手中,曹操知道之后,很快便会兴兵来征讨!”
“如此一来,那阙宣不过数千之众,如何守得住!便是如今,兵力只怕也不足一万吧?”
陶谦的眉头深锁。
他摇了摇头道:“不行!此中必定有所蹊跷!”
“若是仅凭那阙宣本部兵马,那泰山郡断断不会沦陷得如此快速?”
“商儿,快,扶我起来,我要修书一封与那阙宣,让他尽快退守南城与费县。”
“否则,一旦曹操出兵,则悔之晚矣!”
在陶商的搀扶之下,陶谦从病榻之上起身,径直往书桌而去。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从外面跑了进来。
“报!陶刺史,有紧急军情!”
陶商扶着陶谦在书桌旁坐定,这才上前接过了情报,转身递到了陶谦的手中。
陶谦打开一看,顿时大惊之色。
“曹操已经尽起本部兵马,往泰山郡而来!”
他一拍大腿,颤声道:“阙宣误我!阙宣误我啊!”
“早知那阙宣如此蠢笨!某便不该与那阙宣那厮合谋!”
“如今只怕城门失守,殃及池鱼啊!”
陶商有些不解道:“父亲大人,你如何涨那曹操的志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啊?”
“唉!”陶谦长叹一声道,“通知那阙宣,让他务必死守,万万不可出战!”
“如此一来,那曹操粮草不足,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或出城与那曹操对战,阙宣必定旦夕可破矣!”
说话间,他书写的手为之一顿道:“此次便不写书信了,你派人直接前往,与之言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