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钗头凤 > 第二章 解州丢了

第二章 解州丢了(2 / 2)

王应魁带领铁骑到达时,驻守解州的两个千校,冯占飞和许元山已得到了消息,他们哪里敢对抗王应魁,早已打开城门恭候。

这两个人识时务的表现,还是让王应魁比较满意的,并没有多说什么,进入城中先出了安民告示。对于解州的百姓而言,谁当政、谁主事,他们完全不在乎,盐户晒盐、交税,农户打粮、交税,做好这些就可以了,只要自己日子过得去,爱谁坐江山谁坐。

王应魁入城后,先免去了城中所有人的徭役赋税,将朝廷的官员和盐吏驱逐后,重新划分盐池、耕地,对于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士绅大户,他处理的也颇为干脆,拉到城外砍头,家财充当军资,又召集本地乡绅,令他们暂时分掌政事。

十余日后,军报传来:

河东刺史赵来鹤出兵南下,与高纪汇合,夜袭我军大营,副将郑方平被高纪杀死,曹威德收拾残兵,苦苦支撑待援。

此时解州事已毕,王应魁也不在此多留,只留下义子王亮率五百军镇守,其余人马火速集结,令冯占飞、许元山各率本部为先锋,来救曹威德。

赵来鹤听闻丢失了解州,心中大惊,便要提兵南下,夺回解州。

高纪劝阻道:“刺史容禀,王应魁素善用兵,麾下兵马虽少,却是军中精锐骁骑,我军虽众,然精锐不及,况且我部多为步兵,此去解州地势平坦,不利于对抗骑兵,不如回晋阳坚守,上奏朝廷,请朝廷派兵平叛。”

“解州是朝廷重镇,如今失陷贼手,朝廷必然震怒,那时本官何以自处?”赵来鹤直接拒绝,见高纪还要再劝,便道:“高千校不必多言,整顿军马准备出战便可。”

高纪无奈,只得拱手接令。

赵来鹤心里也苦,他是师令恩举荐上来的,两个月前师令恩刚刚进入内阁,恰逢河东刺史致仕,便一力举荐他来接任,赴任之初,正赶上河东军闹饷,他为了树立威信,便将闹饷人中,为首的几个抓来斩首示众,本想将此事弹压下去,不料直接激出兵变,王应魁居然造反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接到高纪消息后,他一刻不敢停歇,令高纪务必坚守要道,阻止王应魁东进,自己则连夜组织人马,亲自率军支援高纪。

也亏得高纪生猛过人,不光打伤曹威德,还缠住了郑方平,楞是以一千人马,据营死守待援,硬抗了郑方平六日猛攻,终于等到自己率部到达,两下夹攻,方才击败叛军,还趁夜劫营袭杀了郑方平。

大喜之下,赵来鹤当即上疏天子,详细陈述高纪功劳,并顺便表示自己绝不辜负朝廷厚望,一定早日平叛,还河东一个太平。当然在军报中,他丝毫没提自己处置失当,激起兵变之事,只说王应魁狼子野心,有负天恩,可是捷报刚发出没两日,他便见到了被王应魁驱逐的解州官吏。

丢了解州,且不说李忠吾会在天子面前,添油加醋的说些什么,单就内阁的相公们,也绝饶不了他。

他越想越怕,现在满脑子就一个想法:

收复解州!

除此之外,其余的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去,如果说此时有人告诉他,能帮他收复解州,即便让他叩头跪拜,他也毫不犹豫。

赵大人,急坏了!

人一着急就乱了方寸,方寸一乱,就容易出昏招,昏招出的多了,失误的地方就多,失误多了,事情就坏了,事情坏了,人就完了···

赵大人的第一个昏招:

拉人。

当日他便不顾高纪的强烈反对,强行下令:召集河东辖区内的各镇人马,限期迅速到此集结,各镇在接到命令后,不分东西南北,连夜抽调本镇守军,赶往赵大人营地。

赵来鹤兵马是足够多了,可是各镇驻守的兵力少了,连守城都成了个问题。

很不幸!赵大人没有发现的问题,王应魁发现了,在得知各镇纷纷响应号召,抽调兵马时,他放弃了北上与赵大人会晤的打算,转而带兵劫掠各镇,一时间河东遍地战火,数日之间,王应魁率部横扫半个河东,如入无人之境,很是威风了一把。

赵来鹤急的直挠头,令人四处救援,可是王应魁麾下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根本不和官军对阵,抢了就走,追都追不上,等官军追的精疲力尽时,他又突然杀回来。

一连数次,官军左右奔波,被折腾的生不如死,连王应魁的毛都没见到一根,士气低沉到了极点,倒是赵大人头皮都快挠破了,大把大把的掉头发,也没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赵来鹤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再一次叫来了高纪。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