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6)(1 / 1)

土地

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权日益衰落,周王室对土地的控制权也随之衰弱。诸侯与周之间、诸侯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大夫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田地的斗争。这种持久的斗争,使春秋时期形成了土地国有制及其下的私人占有制的二重结构。

秦国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行土地国有化。其途径:一是国家取消分土而守的封侯、采邑制,代之以郡(商鞅变法时秦国尚未设郡级)县制,[]重新以新军功“家次”来“名田宅”,并命令宗室等无军功者不得属籍。二是国家通过“集小乡邑聚为县”、“壹山泽”等措施,完成了村社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断。秦国在实行普遍土地国有制的背景下,国家政府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大部分土地,而通过授田(即庶民份地授田和军功份地益田等方式)将小部分土地转归私人占有和经营使用。商鞅变法后,秦国国有土地数量大,质量优,由中央内史(后为治粟内史)统摄。国营土地的收益成为国库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秦国国营土地分为三种:一是农业耕地;二是苑囿、牧场、草地;三是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秦简《仓律》中有五条关于国营耕地管理的立法。秦国对国营耕地有系统的管理办法。国家指定了国营耕地的种子,规定了耕种方法,政府使用刑徒等来统一耕作。国营耕地的收益交给国库,而不入王室,由总理全国财政的内史统一掌握。秦国各级政府圈占了村社牧场、草地,并设官分职专门管理。秦国对山林川泽实行国家专利政策。

秦国自商鞅变法至统一六国,一直实行多种形式的国家授田制,由国家向农民统征赋役,既税地又税人。秦国的授田制,以户口为依据,即普通庶民士伍只要立户名国版,便可享有国家定期授予的田宅。国民一般都能获得国家授予的一百亩田地。秦国政府规定,土地不属于国民的私有财产,国民对授田不得进行买卖,不得进行典质、抵押。政府还督促国民勤奋耕种田地,对懒惰者要进行处罚。秦国的国家土地所有权,以租税合一的形式来实现。秦民无论贵贱贫富、土地多寡,对国家的租税负担是统一的,没有此轻彼重的现象。

赋税

公元前4年实行“初租禾”,开始课收实物田租。秦国以个人占有田地的数量而不是以人口的数量作为征收田租的标准。由国家按照一定估产和比例统一规定一个固定租额征收租税。每年九月,交租者必须将粟谷、刍稿送达一定地点,而政府不计其脚力运费。秦国山林、川泽约占国土的/,是可供开发的宝地。按照当时的观念及律令,山泽及其出产物鱼、盐、蜃、蛤等水产品及金、银、锡、石等矿产品都是国君的财富,自然要向百姓征收山泽税。[]

公元前4年,秦国“初为赋”,开始对一些赋税统一制定常制。赋的征收,以户为单位,故称为“户赋”,以后又改为“口赋”。秦国对封君列侯只划给封邑,而不给俸禄,即国家以其地内土地、民众的赋税改归封君以充俸禄。秦国在惠文王之后,赋的征收形式是钱和布,但以钱为主。早在商鞅变法之初,秦国田租就成为广大农民的繁重负担,造成了“士戚而民苦”。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租赋日益加重。民众除了应对常征田租和户赋之外,还要忍受部分地方官吏的任意非法聚敛。商鞅变法后,秦国设有专门的《傅律》,规定了有关“傅”的各项制度。秦国民众年十七岁就开始服徭役。一般民众在一生中有三十三年以至三十九年在服徭役。秦国兵役的征发,早就严重地影响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秦国的租赋徭役制度中,赋重于租,徭役又远重于租赋。随着占有地盘的扩大和战争的增加,秦国对百姓的徭役也不断加大,徭役制度也不断败坏。[]

农业

商鞅变法,着力改变当时国民弃农经商,“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的现象,颁布命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致力于耕织者给予免除徭役的优待,对经商及荒怠农业者没为官奴婢。同时,加重关市之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以迫使商人弃商归农。政府对任何不利于农业的经济活动都要打击,对任何有利于农业的经济活动都要鼓励。秦国政府对农业税征收实物,并且税率比较轻。同时加重关市之征,加重酒肉之征,对游惰之人也课以重税。[]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4]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

工商

战国初期,秦国经济比较落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比其他国家迟缓。秦国在秦献公七年(公元前年)才“初行为市”,开始发展商品经济。不久,秦国将都城自雍(今陕西凤翔)迁至栎邑(今陕西临潼),西接戎狄,东连三晋,大大便利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秦国工商管理政策规定,由国家独占山林川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禁止民间私铸货币。中央设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设“左采铁”、“右采铁”[]管理采矿冶铁。铸币业由各级政府控制,禁止民间私自铸钱。[]秦国对外来商人采取较为优厚的管理政策,以加强物资交流。秦国对外来商人实行“布吏制度”,即外邦来的商人入境,必须以符传谒见主管官员,经批准后才能从事贸易活动。尽管秦国法律苛严,但对外来商人的处治却比较轻。秦国法律禁止秦国民众与外来商人进行珠玉交易。法律还禁止官吏私自经商牟利等。

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货币

战国秦钱多随军事而流布,与六国商用流通者绝少,故多发现于秦军经略六国之通路。如由秦入蜀之“金牛道”,由秦入楚之“商於道”,由秦入韩魏之“易阳道”等,故钱重而流布范围甚小。钱型多为大钱(钱径在厘米以上)。在陕西咸阳、四川茂汶等地也发现了秦国时期的半两,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了七枚半两。[]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中国古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