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您好!”
余知紧张的连忙作揖。卢新看余知如此客气礼貌,便也跟着学着余知的动作连连作揖。可惜邯郸学步,贻笑大方了。老者咧着一口没有牙的嘴,欣慰的笑了笑。
“年轻人,咱们能在这里相聚,实乃缘分所致啊!哈哈!”
余知见清泉子和老翁没有恶意,才敢认真的打量着他们的上下。清泉子不再是昨天那身环卫工人的装扮,而是一副十分精神的古人扮相。汉服上杉、打有绑腿的黑色裤子和一双黑色的布鞋。
那老人呢,也是一副古人的扮相,但是通体银白色、衣衫宽长,再加上一头银丝白发,和一双银色带有金丝线的靴子,整个人散发出逼人的贵气和仙气。
“请问二位是?”余知十分好奇的问道。
“哈哈,我们相隔数百年啊,年轻人!想知道我们是谁,那请随我到院里一坐吧!”说完,清泉子扶着老先生踉踉跄跄的朝着水雾的后面的石板桥走去。
老先生虽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可是从行动能力来看,确实是已入暮年。余知和卢新一直回想着老先生的话。
“相隔数百年?怎么可能?”
“不管真假,先瞧瞧再说,反正已经在劫难逃,倒不如探个究竟!”卢新有时候总是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势,并且表现出异常的沉稳和坚决。
他们刻意和老先生清泉子保持了一点距离。以防止突发情况,好预留个缓冲的时间。跨过石桥,穿过水雾,一座古朴的宅子便映入了眼帘。在宅子的院墙边上长长的散生竹像一圈看家护院的侍卫一样意气风发地立在水雾中,十来个个长有青苔的石阶经过长时间的水雾清洗后石头的纹理清晰可见。余知和卢新踏上台阶,只见正对着花林的棕黑色牌匾赫然上面写着“五行居”三个正文宋楷金色大字。余知和卢新进入前堂,只见老先生和清泉子已经坐在院子里面饮茶,并微笑着向他们招手。
院子不大,但别具洞天。院内石墙环绕,巍然肃穆,石板路紧密相衔,奇草仙藤错落有致,并有一丝不知名的淡淡的草药香沁人心脾。余知和卢新不敢过多观赏,毕恭毕敬的坐在老先生的对面。
“你们不用紧张。”
“我们不紧张!”卢新微笑着挺了挺腰,并歪眉斜眼的对余知使了一下眼色。
“老夫生于元末明初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年,距今年。”老先生说的很淡然,像是叙述一件平淡无奇的往事。余知和卢新皆惊讶得不知所言,想给与回应可已经彻底丧失了头绪。
“老夫姓朱,单名越字,师承神农派,跟随家师,采药救人、讲书授课。”老先生见他们俩一时也难以接受,便客气地让他们饮茶。
“清泉子今年亦有多岁了,老夫有一次下山无意拾得一孩童,见其可怜,就带上山来收养,因其长相与众不同,且具有阴阳眼,便教授了他一些奇门遁甲之术,以供我差遣,为我寻得有缘人。”
“大叔也多岁啦,那应该是4年代生人,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呀!”余知说。
清泉子没有理会余知的搭茬,自顾自的平心静气饮茶和沉思。
“历史和实事都顺应着阴阳卦之规律,生命也是。我独自一人违背了天理,苟活了这么长时间,也终会归于尘土。你们两个是有缘人,故请你们来到我这里。”
“我们?我们能做什么?”
“你们和清泉子一样,也有一些阴阳通行之能力,可以承接我的使命,继续护佑神农山。”
“守山?我们通阴阳?”卢新终于按奈不住了。
“盘古开天辟地,定了先天卦,昆仑位于乾位,镇守华夏西北,盘古定居于昆仑则昆仑为神山。炎帝亲尝百草,用草药救死扶伤,因偶然机遇路过此地,发现神农山竟然位于卦之水位,镇守华中,故定居于此,借天地之精华救死扶伤。我们神农派也就衍生了下来,主旨匡扶百姓。”
老先生一顿慷慨激扬的陈述,让余知和卢新听得云里雾里,并且有一些排斥。他喝了一口茶,以十分亲切的口吻继续说道。
“你们且住几日,正好修养身心,老夫等了几百年等到了你们,也可以再等几百年等其他有缘人。”说完,伸伸手招呼清泉子过来扶他。
清泉子扶着老先生缓缓地进入屋内,然后退出来掩上了门,没有再理会他们,健步如飞走出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