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两世王爷 > 第9章 万民请愿

第9章 万民请愿(1 / 1)

“本王乃太宗血脉,乃赵氏宗亲,当此国难之时,深知分裂只会削弱我们自己的实力,让敌人净得渔翁之利,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外御敌寇,内安百姓。

我意明日一早启程赶赴临安,与陛下同生死,共进退。”

这是赵亮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知道皇帝才是这个时代掌握最多资源的人,他很想去见见这位皇帝,看看他是不是像历史书上写得那么昏庸,自己能不能去影响他,进而改写南宋初期让人憋屈的历史。

根据书上的记载,现在的这位皇帝赵构可是很有传奇色彩的。

南宋初期这段历史,民间野史传记中最津津乐道的桥段,就是康王赵构泥马渡江,才有了南宋朝廷在江南苟延残喘。

泥马渡江是不大可能的,大概率应该是皇帝为了宣传自己是“天命所归”而故意流传出来的玄幻故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赵构皇帝并未死在战乱中,他不仅是宋朝最长寿的皇帝,就是在中国封建时代所有的皇帝长寿排名中,也能坐上第四把交椅。

这位皇帝最为后人所不齿的就是宠信奸臣秦桧,用十二道金牌,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一代名将岳飞。

赵亮依然记得他还在读高中时,看到这段情节时,对岳飞的惋惜,对秦桧的恨,对赵构的怒,历历在目,犹在眼前。

他非常想要告诉赵构谁是奸佞小人,谁是忠臣良将,告诉赵构怎么做一个好皇帝,怎么成就一番千秋伟业。

但是他又想,也许自己太天真了,太理想主义了。赵构作为南宋第一皇帝,天性聪慧,博闻强记,他会不清楚谁是奸佞小人,谁是忠臣良将。

赵亮觉得有点矛盾,想来想去也没个结果,就不再去想了,他坚信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至于会遇到什么困难、复杂的情况,也只能到时候见招拆招了。

赵亮没有同意刘洋、黄涛派人护送的建议,前路凶险,人太多反而导致目标过大,不宜行动。

他让赵四准备好行装和干粮,然后安排刘洋准备一条快船,计划第二天一早坐船走水路去临安。

一夜无话,赵亮一觉睡到天蒙蒙亮。

穿好衣服,洗漱完,赵亮出了房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赵亮的心情大好,他很期待能在这个世界大展拳脚。

连日的奔波,赵亮的饭量也开始明显增加起来,早饭虽然简单,但他也用了三碗粥和一些点心。

用完早饭,赵亮勉励了几句刘洋和黄涛,就在他们的陪同下出了衙门,上了一辆马车。

马夫轻轻地甩起了辫子,马儿“嘶”鸣了一声,然后迈开步子“哒、哒、哒……”有节奏地往城门方向走去。

赵亮坐在车上,透过窗户看着外面,他发现街两边不知什么时候突然站满了人,他们有垂垂白发的老人,有挑着担子的汉子,有牵着孩子的妇人,有拄着棍子的军士……

他们也不说什么,全都满含深情地注视着赵亮的马车,马车走过去了也不散开,而是跟在马车后面继续往前走。

人越来越多,马越走越慢,快到城门口的时候,就再也走不动了。

赵亮和赵四一起跳下马车,面前在众人的簇拥下,站着三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老人举止得体,衣着整洁,应是干越城附近德高望重的三位乡绅。

赵亮毕恭毕敬地向三位老者行了一礼,然后说:“老人家,挡住我等去路,这是为何啊?”

中间的老者往前站了一步,回了一礼,说:“王爷,我等皆是这城中的百姓。

听县里的各位大人和守城的儿郎们说,王爷您不仅舍身犯险,亲临这干越城,还定计击退了金兵,解了这干越城之围。

我们都是自发前来感谢你的大恩大德,如果不是你,我们这上万条性命可就活不到今天了,我们的家园和田里的庄稼可就毁于一旦了。”

“谢谢王爷的大恩大德……”周围的百姓也都异口同声地重复着这句话。

赵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和需要感,这种感觉极度温暖,极度充盈,让他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老人家,你们都是我大宋子民,我作为赵室宗亲,抵御外敌,保护百姓,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何谈感谢之说。

相反你们才是大宋长治久安的基石,你们才是大宋打败一切敌人无坚不摧的力量,你们才是大宋繁荣昌盛的源泉。

应该感谢的是我,是所有大宋的官员,是所有赵氏宗亲。谢谢你们!”

赵亮说到动情处,深深地鞠了一躬!

为首的老者,激动地用颤抖的双手扶起了赵亮:“王爷,从来都说君为贵,民为轻。王爷一席话振聋发聩,足见王爷一心装着百姓,一心为了百姓,实在是百姓之福啊!”

“可是王爷,干越城城小兵少,您这一走,倘若金兵再来,我等可就要遭殃了。老汉今日前来,恳请王爷留在城中,带领我等抵抗金人,即可为朝廷分忧,也可安百姓之心。”

“恳请王爷留在城中,带领我等抵抗金人!”周围的百姓齐呼口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