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夜的更夫发现了倒在血泊里的人,他急忙通告了当值的衙役。
锦衣卫的探子们没有人出没在逍遥子死去的地方,但是却有人在监视衙役一举一动。
更夫将事情刚刚告诉了衙役,探子便立刻发出了闪光信号。
在这柳枝初露新芽之际,竟有几个卷黄的叶芽掉落。
落叶,仿佛在诠释着生命的衰败与凋零。
这空中飘零的小叶芽儿,还未尝展现自己的妩媚,便被风摧残。
但它们没有悲伤,舞动的身躯仿佛在感恩春风的摇曳。
它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并非只是一场没有地位的过客。
而是落向泥土之上,任人践踏踹成粉、揉成泥。
它们幻化成另一种力量,养护着泥土中卑微生命的种子。
待春风再来之时,冰封的泥土嫣然出新的轮回。
——
从土地上几片枯叶之上踏行而过的是一群锦衣卫,上百名锦衣卫!
上百名锦衣卫举着火把,蜂拥而至,瞬间这儿便亮如白昼。
他们群涌而至的地方一定要亮如白昼,而且必须会亮如白昼!
当他们发现死去的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暗器高手逍遥子时,所有的锦衣卫们都惊呆在了那里。
消息迅速传递到锦衣卫首领们的耳里。
刹那间,四名锦衣卫官员驱马疾奔而至。
锦衣卫也有等级之分,如同官场的品级之分。
首领称为指挥使,两位副职名为指挥同知,再则依次是指挥俭事、镇抚使和千户以及百户等等。
这群人为首的便是锦衣卫指挥使陈叔宝,他的面容很和蔼而冷酷。
他做事就像他的面容一样,对亲人和蔼,对敌人冷酷。
论起这历代指挥使,或是武艺高强者,或是世代忠诚的侍候之后,亦或是皇上御定亲信之人。
而陈叔宝武艺在锦衣卫之中也是佼佼者,但并非绝顶。
论起亲信,皇上并不喜欢他,甚至有些厌恶他太过聪明。
他聪明不是流露在外的聪明,而是一个懂得装糊涂的人。
恰恰是这样,反而让皇上更讨厌甚至说提防他。一个懂得装糊涂的聪明人,说明他在隐藏自己。
手掌心要比手背白净,因为手掌心寻常是躲避阳光的,它不以真面目见人。
皇上在赏赐这些御前功臣时,赐陈叔宝为“御鼠”。
但现在陈叔宝在锦衣卫混到风生水起,还做到了指挥使的位置。
不是皇上封赐的,而是监国的太子选择了陈叔宝来掌管锦衣卫。
原因很简单,太子钟爱的女人,也是唯一钟爱的女人,她出身卑微,想要稳住东宫女主人的位置,不仅要依靠后宫,还要依赖外臣。
与其在大江大河做一条微不足道的支流,不如为欲烹小鲜的人雪中送炭——陈叔宝很识时务,所以他一直在支持着太子妃万氏。
陈叔宝后面两位,长得同样熊腰虎背,极为雄壮。不过一个霸气外露,一个老实憨厚。
霸气的那位名为杨威,他正是青壮之时,却已经是锦衣卫指挥同知。
他的武艺很强,原本是锦衣卫第二,现在是锦衣卫第一,原本第一的选择了归隐江湖。
他位高权重不仅仅源于他的武艺,还源于他是杨首辅的侄子。
但他对得起这官职,他敢打敢拼,一腔热血,脑海里就没有“危险”二字。
皇上封赐之时,赐杨威为“御虎”。
老实憨厚的那位名为牛大奎,他出身卑微,是贫农的孩子,好在一身蛮力,武力在锦衣卫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他是个任劳任怨肯出力的人,虽没读过书却兢兢业业,做事一丝不苟。
皇上欣赏他的本分,封赐为“御牛”,只是没有得到太好的官职。
直到陈叔宝上任以后,选择大奎做贴身护卫,给大奎谋了个千户的缺。
另一位同来的官员首领,是位身背医箱的白衣纶巾之人,鹤骨仙风貌如方外之人。
他是名锦衣卫但同时更是名神医,名为公孙菁。
公孙菁嗜读典籍,手不释卷。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跋涉深山旷野,采集药物样本。
皇上屡次见他尝草嚼叶,笑他似羊,因此封赐成为“御羊”。
——
公孙菁的眼光很锋利,他拿起逍遥子手中的酒壶,轻轻嗅了嗅,然后便言道:“这酒有毒。”
陈叔宝接过那盏锡壶,里面的机关已经被扣动过。
他的心不由得一颤,他明白逍遥子是拼到了最后一刻!
公孙菁检查过一遍尸首,言道:“没有瘀伤,是被乱刀砍死的。”
陈叔宝的面容很沉重,甚至脸上的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