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地主婆有请! > 第23章 023章感同身受

第23章 023章感同身受(1 / 2)

经过一番暗中筹划,江远宁顺利将张五财等一干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刁仆全部一锅端完了。

之后江远宁重新规划人事,组织了一场大型招聘会,亲自面试聘用满意的人才,用管理公司的模式管理人员,并制定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将苏家内外赫然换新。

原先打算看笑话的其他地主,没等来苏家败落的消息,反而打听到苏家因为模式先进,弯道超车领先他们一步。

张五财翻车的事狠狠打了王氏的脸,这么多年她用人不察,险些将苏家败尽,在家的气焰矮了几截,掌家大权也偏移到苏临静手里。

料理完这些事,江远宁提出要要将明年的暑袜安排上。

“现在还没到入冬,你就要弄明年夏天的暑袜了?”苏临静震惊,“需要这么着急吗?”

话说上一批暑袜才交货没多久,召集了上百织户日夜赶制,才将将做完。手里剪刀才放没多久,马上又说要做新一批了。

苏临静心想,就算是生产队的驴也不过如此吧。

江远宁摆摆手,“秦福一定会将那批货以最大化扩散出去,到时候市场打开,仿制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不久其他人也会制出暑袜,和我们争夺市场。”

“既然这样,那我们还大规模生产暑袜,肯定会赔钱的。”

江远宁摇头:“不做袜子,我们只收布。”

“收布?”

“他们如果做袜子,就必须用尤墩布,但整个尤墩村都会织尤墩布,这种布料并非我们独有,我们要做的是掌控住整个原材料市场。”

“大哥,你这是垄断啊。”苏临静惊叹,“刑法里不让干的事,你都往明朝搬是不是?”

“在他们都争相模仿暑袜扩大生产的时候,我们截住原材料给他们供货,这样他们做的暑袜越多,我们就赚得越多。”江远宁嘿嘿一笑。

“啧啧!”苏临静不得不感叹资本家的好手段,几句话把市场供需拿捏得死死的。

“江远宁,你肚子怀着的是算盘吧?你怎么这么会盘算?”

江远宁一脸傲娇,“不然怎么能赚钱养你呢?”

他可是靠自己所学的专业金融知识和精准的商业判断,以及敏锐商机嗅觉,独立扛起一个上市公司的霸道总裁。

“夸你两句就翘尾巴,一点谦虚的态度都没有。”

“事实如此,何必要假意谦虚?太虚伪了。”

“不做袜子也行”苏临静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要不我替你做衣服吧?”

她最近终于注意到了江远宁的衣品确实堪忧,那配色和混搭,看得有点辣眼睛。

她认真想了想上次买回来的布料里都能做哪些衣服,脑袋里开始构思起设计图来。

“如果款式我不喜欢,我可以拒绝穿吗?”

“不能。”

江远宁:……

——

松江府作为明代手工业和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棉纺织业最为繁荣,涌现了许多以家庭或个体为单位的加工作坊。

与现代的工厂集中生产不同,这些织户都以乡镇为主要聚集地,由牙商中介交易,织户按时按量交布,牙商按时来收购。其中也有稳定的收购逐渐形成雇佣关系,固定给一个收购方交布。

像苏家这样的大地主,主要财力集中在田地和棉庄,与苏家有雇佣关系的织户只集中在棉庄。

但江远宁通过上批暑袜代加工,签订了很多织户,今天他便亲自到尤墩布的产地查看棉布的产量情况,顺便去见见那个郑肖氏。

尤墩村位于松江府城西郊,与其他的村庄一样,这里散落着许多手工制作小作坊,几乎家家纺棉,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走进村巷,所到之处都是织布机作业的声音。

松江府纳布代粮,每年的粮税平米九十七万石,加上徭银杂役,数额十倍于宋①。这些勤劳的织户,每年都要上交大量的棉布抵交税赋。

明代每年军用及上供、公用等所需棉布约为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匹,其中松江府作为主要供给地区,一个织工年产布约四百匹左右,整个松江府从事棉纺织业的劳动者有数十万人之众②。

伴随着声声机杼声,江远宁带着王六、周合,三个人寻到郑肖氏的家门口。

同行的王六上前敲门,不一会儿,一个三角眼、头裹靛青忍冬纹头巾的老妇出来相迎。

正是郑肖氏的婆婆郑杨氏。

“哎哟,贵客!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快请进来坐!”郑杨氏两眼眯成一条线,点头哈腰将他们迎了进去。

房子很破旧,里面昏暗潮湿,只见有五个女孩子,最大的那个约摸有十岁,带着三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妹妹在那里站着理丝线、叠棉布,还有一个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一岁,什么也做不了,只在地上坐着,脸上挂着鼻涕,看起来脏兮兮的。

最新小说: 轻吻柚子糖 崩铁:我开便利店,飞霄当女仆 重生七零:知青媳妇送上门,我打猎养家 恶毒长姐记忆曝光,弟弟妹妹哭求原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盘点数码超模怪,开局战神暴龙兽 开局:爆改镖局大炎皇帝震惊 普通村民的我亦是灾厄之龙 嫁给残废后我成了首辅夫人 大宋柱石杨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