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来的魏忠贤,目光中已满是坚定之色。
自此后他魏忠贤,必将成为陛下手下最忠诚的鹰犬,不敢再有任何想法。
朱由校问道:
“辽东的战事如何?朕要知道全部情报。”
魏忠贤立即恭敬说道:
“启禀陛下,沈阳、辽阳两座重镇,已被努尔哈赤攻下,此刻努尔哈赤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南下。努尔哈赤拥有的兵力,在十六万左右。”
朱由校的心中沉思起来。
要是想夺回辽东,灭掉后金,现必须要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才行。
这个将领,必须要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担此大任。
朱由校的心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的名字。
东林党所推荐的两个人,无能鼠辈,肯定是不行的。
魏忠贤之前所说的熊廷弼,守土都不一定能行,自然也要排除。
而今后金来势汹汹,大明必须以雷霆之击,将后金击溃。
思绪翻涌下,朱由校的心中,闪过了原身的老师孙承宗。
只是对于历史极其了解的他,知道原身老师孙承宗是一个极为保守的将领。
后金竟敢侵犯我大明疆域,岂能只是简单的守疆。
朕要的是,将其打回老家。
让后金所有还有入侵中原之心的人,永远不敢再有类似的想法。
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位名将,那便是孙承宗的徒弟袁崇焕。
袁崇焕,明末名将。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多次击败后金军进犯!
他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如果有袁崇焕和孙承宗两相配合,攻守调剂,想来定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于是朱由校问道:
“你可知袁崇焕此人,在何处就职?”
他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此时的袁崇焕,应该还只是一名小官,多半不能闻达于宫中。
但令朱由校没有想到的是,魏忠贤居然还真的知道此人。
魏忠贤连忙应道:
“启禀陛下,袁崇焕乃邵武知县,臣对此人,有所耳闻。”
魏忠贤心里虽然疑惑,不明白陛下突然问起袁崇焕这一无名小卒,意欲为何。
但他此时对于朱由校,已经不敢有任何隐瞒。
朱由校毫不犹豫的下旨:
“传旨,召见袁崇焕入宫觐见。”
魏忠贤虽然心中疑惑,但依然恭声应道:
“属下遵命!”
魏忠贤离开后,日已东出,到了一天中的早朝时间。
午门外。
大明帝国的文臣武将,早已守候在此。
呜呜呜!
号角声响彻紫禁城。
文武百官依次入殿。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
皇帝临朝!
“陛下到!”
朱由校登临朝堂。
宣政殿上,文武百官分列朝堂左右。
此时百官脸色肃穆疑惑,今日他们得知年少的皇上,竟然要临朝。
一时间让他们,深感诧异。
在此之前,除了登基时,年少的皇上,后面的一个月,从未来过宣政殿。
朱由校走过走廊的时候,只觉得心潮澎湃。
他万万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成了天地间最有权势的男人。
朱由校端坐于龙椅之上,气势慑人。
文武百官三拜帝王: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坐在龙椅宝座之上,俯视堂下满朝文武。
此时的他,感觉天下已在自己手掌之中!
正在此时,一声悲呼响彻大殿。
“陛下!蓟州城危矣,大明危矣!”
一名大臣不顾朝堂威仪,立刻抢身禀报。
朱由校看着眼前大臣,不顾朝堂威仪也要抢身禀报。
心中已有了一丝不妙,心里感觉可能事情并不像魏忠贤所说的那般。
“蓟州城发生了何事?”
“启禀陛下,逆贼努尔哈赤率军十六万,已攻破沈阳、辽阳这两座辽东重镇。”
“此刻他们正跨越广宁卫,不出三日,便可兵临蓟州城!大明岌岌可危!”
对于辽阳失守,朱由校早已听到魏忠贤禀报。
但他并未想到,后金竟然如此雄心勃勃。
竟然不作任何修整,就直接急行军,想要兵临蓟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