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承宗和袁崇焕领命之后,朝堂之上,户部尚书朱国祚的脸色,却陷入忧愁之中。
作为户部尚书的他,管理着国库的金银和各项开支。
对于国库里的银子,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此刻的大明帝国,早已不复往日的昌盛,甚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
并非大明不想打仗,而是打不起仗。
整个大明帝国,今时今日是非常的穷。
连年的天灾,让百姓颗粒无收,深陷灾荒之际。
辽东战事一起,又需要钱粮,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可现在唯一的办法,却只能是向老百姓多收税。
但若是如此,那百姓的生活将完全无法进行。
因此朱国祚执笏出列,恭敬的谏言道:
“启禀陛下!”
“国库里能随意动用的银两,已经不多,恐不足以支撑此次战事。”
“臣提议,加征辽饷,以供军费支出。”
早在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进攻辽东地区,引发了明朝内部极大的慌乱。
明政府为了控制局势,急忙调遣军队前去应战,但由于自身资金不足,便只能临时增加税收满足军事需要。
这次加饷主要用于稳定辽东地区的局势,也称为辽饷。
在本来计划中,辽饷是只加征一年的。
但连续的战败,让明政府只能违反成命,继续加征。
辽饷越收越多,让百姓皆苦不堪言,不少人都选择起义造反。
此际听到还要加饷,满朝的官员皆是暗暗摇头。
谁都知道,给百姓加税,不是什么好主意。
但眼下的局势,他们都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了。
朱由校微微皱眉。
心中无数念头闪过。
在前世的记忆中,大明后期确是收入不够,才不断向农民加派饷银。
除了辽饷,还有剿饷,练饷。
仅是军饷就三饷之多,更别提别的税收。
这些税收,直接导致无数百姓倾家荡产。
最终不得不揭竿而起,直接造成了大明的灭亡。
眼下户部又提出加饷之议。
在其看来,这无异于吸鸦片。
看似能短暂解决问题,但确是在葬丧大明根基。
“连年灾祸,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加饷之事,以后不得再提。”
朱由校郑重说道,言辞不容质疑。
“不仅不能加饷,前些年加的税务,也应该全部取消。”
此言一出。
户部尚书朱国祚心中大惊,他完全看不懂皇上这是何意思。
不加饷就算了,为何还要取消前些年加的税务?
若这般的话,那大明如何运营下去?
要知道庞大帝国的运营,是需要巨大的资金的。
这些资金只能在农民百姓身上取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此时皇上突然发出这般言论,让他这个户部尚书极其的不安。
于是连忙恭声道:
“陛下,不可啊!若是不加征饷银,国库无银粮,又该如何应对辽东战事?”
的确,这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但凡有任何办法,朱国祚也不会提出加征辽饷这样的举措。
身为户部尚书的他,很清楚大明国库早就空了。
若是没有钱,拿什么打仗?
要知道打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在打钱。
没钱便没粮,没粮难道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没钱便不能发军饷,没有军饷领,哪个将士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钱的重要性。
可若不找百姓收税,那这钱从哪里出?
户部尚书,朱国祚实在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