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心中本就知道现在大明的财政状况极差,但他搜遍记忆,却依旧找不到原因所在。
大明偌大国土,地广物博。
虽然此时与之前的巅峰没法相比,但若说经济,却依旧位于世界之巅。
这般经济,竟然每年都面临经济问题。
他心中很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想要找出问题,税收比较复杂,若想从中找出问题,需要庞大算力,和很长的时间。
但还有一点,说不定能看出问题所在。
那便是国库支出!
于是朱由校轻声说道:
“将国库的账本,拿给朕看看。”
他倒要看看,这么大一个国家,钱到底去了哪里?
朱国祚立即命人拿来了账本,亲自递于近侍太监。
朱由校结果后,立即翻了开来。
才刚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一半以上的库银,竟都用来供养皇宫支出与宗亲藩王。
只剩下一半不到的收入,用来支付军费开支,百官薪俸。
除此之外,还要救治连年的天灾,修河堤,建驰道……
仅仅维持朝廷的运转,已经远远不够。
只能东挪西补,勉强度日。
甚至还有不少官员的俸银,乃至士兵的军饷,都还拖欠着,没有发放下去。
若是全部足额发放,国库中的余银恐怕早就全光了。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打仗。
但对于藩王宗室的福利待遇,却是洪武祖皇朱元璋定下的祖制。
当年他穷了一辈子,起兵造反,已一己之力,打下这大明江山。
却也因为穷怕了,唯恐自己的子孙后代过不好日子。
除此之外,还想着将子孙分封各地,厚待他们,也更立于皇权稳固。
若有一天,出现动乱,各地藩王也可行勤皇之举。
所以也就定下了厚养藩王的规定。
但恐怕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到,养尊处优的朱氏子孙,人口会增长得如此之快。
不过短短两百余年,皇室宗亲的人口,已逾百万之多。
要知道这个时候大明,在户籍上有据可查的总人口,也才六千万左右。
要供养一百万宗室,还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这怎么可能够呢?
但偏偏,这是祖制。
历代皇帝都不敢违反。
虽然曾经也稍稍削减,但都动得不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而且身为后世之人的朱由校,对于历史极其的了解。
朱元璋所设想的勤皇,根本就没有出现。
大明灭亡时,各地藩王不仅没有勤皇,反而互相残杀起来。
所以这一政策,必须想办法解决。
否则再继续下去,恐怕就是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都拿去供养皇室宗亲,都还远远不够。
一念及此,朱由校放下账本。
目光如电,望向下方。
刹时间,下面的百官都提起了心。
朱由校淡淡道:
“既然前方战事吃紧,那便缩减皇室开支,各地宗亲藩王所上报的开支,也暂不发放,将这些钱全部用于战事。”
“另下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共议前方战事。”
朱国祚闻言一愣。
陛下此言何意?
他惶恐不已,连忙跪在地上,不敢接言。
此时的朱国祚完全没有搞懂,皇上此言到底是何意思。
暂停皇室与宗亲藩王的开支发放,这自古都未曾有过的啊。
要知道自始至终,他们都未敢这么想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