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去鸡鸭鱼肉,换上瓜果香茶。
“大哥,雄英这个头,也太壮实了,这比我还高半个脑袋!”朱棣满脸惊喜的说道。
“可不是嘛,这小子,一身牛劲儿,不像我,倒和你这个四叔很像!”朱标打趣道。
谈笑声淡去,斗诗会的主角,显出荧幕。
“边疆战士,征战艰辛,汝等就以此为题,书诗几句吧。”老朱皇帝笑道。
“我是大学士首府,理应我来拔头筹。”谢晋拱手说道。
“塞外疆场朔声起,九州上下民心归。”
从疆场引到国内的境况,简简单单两句诗词,直接震慑了屋内众人。
叫好过后一阵沉寂。
“谢晋大学士说完,你们怎么没有音了?来啊,给朕吟诗作对,咱也当一把文人墨客!”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孙儿有诗。”朱允炆冲着朱元璋作揖道。
“白雪三千里,明心作寒衣。”
嗯!
好诗!
朱元璋多吃了几杯酒,入了性情,当即赏赐朱允炆白银千两。
“皇爷爷,孙儿,也有一诗。”燕世子朱高炽说道。
这孩子看着身宽体胖的,但那双眼睛,却是实打实的活泛,眼里有神。
“月下生林籁,天边展雁行。”
众人捂嘴一笑,这燕世子看上去是个武将的料子,怎么做的诗,如此文雅呢?
燕王朱棣有点无地自容了,为了找回面子,他得拉个人下水。
拉谁呢?
一声不吭一声不响的朱雄英,就是最好的人选!
年卧病在床,就算有人每天在你耳边诵经读诗,你又能记住多少?
“雄英皇侄,你思绪已久,可有妙诗?”朱棣坏笑道。
朱雄英缓缓起身,轻拂袖。
“四叔一言,令侄儿茅塞顿开,恰有一诗,且听我吟来。”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谢晋瞪大了眼睛:“皇长孙,这诗可是你亲自所做?”
朱雄英了然的点了点头。
一首诗的好与坏,这满屋的文人自有定夺。
再说了,这些皇亲贵族也不是傻子,人家只是读书少,又不是没文化。
诗词的好坏,他们听得出来。
“皇上!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啊!”谢晋扑通一声下跪。
这一跪跪的满屋人,都懵逼了。
“怎么了谢大学士,这不就是做个诗么,怎么还为我喝彩了?”老朱皇帝满脸懵的问道。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皇长孙的诗词境界,已然是达到了一流的水准啊!皇长孙卧病年,如今恢复不到半月,却已有如此的诗书气概,此乃大明之幸事啊!”谢晋一套连环马屁拍的直响。
老朱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放纵的笑容,但他看到燕王朱棣的表情很耐人寻味,便也收敛了一番,一边是儿子的脸面,一边是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偏了心。
“臣以为,该让皇长孙入翰林院当值历练!”谢晋跪道。
朱标的脸上满是骄傲,而朱棣的脸上却全是草泥马,自己儿子作诗你说秀气,人家儿子作诗,你就给捧上天。
这庆功宴,究竟是老子的,还是他的?
朱棣的眼神异常凶狠,似是下一秒,就要生吞了眼前这个大侄子。
(老爷们,鲜花破五百加更,评价票破百加更,没人看就走了,弱系统文,强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