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颇为感激的单手一礼。
“多谢妹妹!”
薛宝钗姿态端庄的屈身还礼,认真的看着薛蟠。
“活着回来!”
话落,薛宝钗不再多言,便欲离去。
薛蟠赶忙连声叮嘱。
“洒家流边这段时日,劳烦妹妹多操持家中长短,照料母亲。”
“若应付不来,可寻族弟薛蝌辅佐。”
“那也是个得用的。”
背对着薛蟠的薛宝钗终于展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却是头也不回、脚步不停的继续向前,只传回温婉的声音。
“我自省得。”
……
五天后。
金陵城外。
往日里闹市行马、好不嚣张的薛蟠此刻却穿着一身囚衣。
其脖颈之上还架着一面看似极重,实则颇轻的空心枷锁。
“我的儿!”
瞧见薛蟠这幅模样,薛母的心好似在滴血!
薛蟠洒然一笑。
“母亲莫哭,孩儿去去就回!”
随即薛蟠转头看向薛宝钗。
“妹妹,家中事,便多劳你费心了!”
薛宝钗屈身一礼。
“定不负兄长所托!”
薛蟠满意点头。
“洒家去也!”
话落,薛蟠洒脱转身,在两名狱卒的押送下,阔步离去。
那模样半点不像是要去流边,反倒是像是即将出征的将军!
注视着薛蟠的背影,薛母已是泪流两行。
薛宝钗轻声一叹,搀扶着薛母温声劝慰。
“母亲,莫要担忧。”
“狱卒和沿途关节已经尽数打点好了。”
“大哥此去固然路途遥远,但不会受什么罪的。”
薛母忍不住哭出声来。
“那可是带着枷锁走三千里路啊。”
“蟠儿这辈子都没走过那么远的路,他怎能受得了?”
“你说他不会受什么罪?”
“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你的哥哥!”
薛宝钗抿了抿嘴,轻声劝说。
“母亲,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如今便只能想办法收尾。”
“接下来最重要的,乃是让大哥平安归来。”
“薛家和大哥,都需要母亲抗住才是!”
薛母胡乱擦了擦眼泪。
“你说的对。”
“同喜、同贵,速去准备车马。”
“宝钗,你也收拾好行囊。”
“我们去盛京!”
薛宝钗不解又震惊的发问。
“母亲,为何还要去盛京?”
薛母眸光微沉。
“自是去寻你大姨妈。”
“荣国府虽然久不出将领,但军中关系甚广。”
“我那哥哥如今更是身为京营节度使,在军中颇有权柄。”
“蟠儿这一路上的衣食行囊,我薛家便可解决。”
“但蟠儿流边之后还要充军。”
“想要蟠儿过的好一些,还得去求我那哥哥姐姐才是。”
即便自己没了进宫的希望,还是要去盛京么?
想到前些日子与薛蟠的交谈,薛宝钗眸光一暗。
但明白自己说的再多也无大用,薛宝钗只能轻轻点头。
“全凭母亲做主便是。”
两个月后。
一队马车驶入荣国府。
与此同时,薛蟠则是在打量着一片军营。
“此地,便是洒家充边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