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心中更是大怒,眼眸冷冷的向前扫去。
“谁的眼睛用不着了,合该挖……”
待看到粉雕玉琢、肤色白皙的祝烛时,妇女收拢了话头。
再扫了眼祝烛身上那得体的儒衫,妇女的语气转而温和。
“你这孩子,走路怎么那么不小心?”
祝烛的小脸上露出满满的惊慌和惭愧。
退后一步,一副儒生做派的躬身拱手。
“冲撞了姐姐,是在下的不是。”
“还请姐姐息怒。”
“若是污损了姐姐的衣物,待我见了父母,定会请父母出资,加倍补偿!”
妇女微怔。
“姐姐?”
祝烛脑袋一歪,水汪汪的大眼睛萌萌哒看着妇女。
“对呀!”
妇女掩嘴失笑。
“怎会是姐姐?”
“看你的模样,方才九岁吧?”
“我的幼女都比你还要大几岁了!”
祝烛很是讶异的看了眼女子。
“怎么会!”
随即祝烛又是羞涩又是焦急的赶忙再度拱手。
“那,合该是称太太才对了!”
明朝时期,对女子的称呼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制。
有高位诰命者才可称夫人,重臣之妻可称太太,余者只能称作奶奶。
这一声‘太太’,又唤得妇女笑个不停。
“你这孩子看着也是个知礼的,怎能乱了称呼?”
“称一声徐奶奶便是。”
祝烛很是惭愧的再度拱手。
“晚辈张伟,见过徐奶奶!”
祝烛随口报了个假名,便引得徐奶奶满意颔首。
又想起了方才祝烛的话,不解发问。
“听你话中之意,难道是父母不在身边?”
“那怎的连个仆从也没有!”
祝烛小脸一垮。
捂着肚子,祝烛露出一丝委屈。
“家父要晚辈精读《大学》,不读会不许出门。”
“晚辈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但晚辈在外面玩的久了,又忘了带钱财,实在腹中饥饿。”
“这才急忙想要回家,却不曾想,竟冲撞了奶奶!”
说话间,祝烛目光一直落在徐奶奶身后丫鬟手中提着的食盒上。
话落,祝烛还‘隐蔽’的又揉了揉肚子。
徐奶奶愈发怜惜。
“小小年岁,合该是学《三字经》开蒙的年岁。”
“怎的就要开始精读《大学》了?”
“固然严父方能出贤才,但令尊未免太严厉了些!”
“走,奶奶带你回家,去与令尊分说一二!”
说话间,徐奶奶就要上前拉祝烛的手。
祝烛赶忙退后一步,警惕的看向徐奶奶。
“晚辈谢过徐奶奶。”
“但家父时常教诲晚辈,不能平白给旁人添麻烦。”
“晚辈自行回府便是。”
只是说话时,祝烛的目光一直都没离开那食盒。
徐奶奶见状直接从丫鬟手中取下食盒,塞进了祝烛怀里。
“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能饿着肚子?”
“这是刚从老鼎记买的糕点,你慢慢吃。”
想了想,徐奶奶又从随从手中取来一两银子,塞进了祝烛怀中,温声叮嘱。
“若是想吃旁的,便自己去买。”
“切莫饿着了自己!”
祝烛抱着赶上他半个身子那么大的食盒,脸上有些纠结,又满是欢喜。
挣扎了几番后,祝烛微微躬身。
“晚辈谢长者赐!”
“祝徐奶奶身体安康,年年吉祥!”
一句吉祥话,笑的徐奶奶合不拢嘴。
而祝烛却是已经抱着食盒,大步跑了出去。
迅速脱离了徐奶奶的视线,祝烛脸上懵懂单纯的笑容消失不见。
撇了眼那些还在低声下气乞食的乞丐,祝烛轻声一笑。
“乞讨,可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