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仔细查,谁都查不出问题来。”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彻底沉了下去。
余下的话无须祝烛多说,朱元璋就能自己猜得到。
这刚设立十来年的养济院,或许已经烂透了!
感受着朱元璋身上的低气压,李善长颇为忐忑。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这话用来形容别的皇帝或许不妥,但用来形容朱元璋?
绝对没毛病!
李善长当即便开始找补。
“小娃娃这是心里有气啊。”
李善长笑盈盈的看着祝烛。
“叔伯明白,任谁小小年纪就漂泊乞讨数载,心里都会有怨气。”
“但现实或许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黑暗。”
“便是你也说了,那钟离县养济院中也收容了两百余人。”
“即便养济院中存在一些问题,让你偷跑了出来,但他终究收容了你啊!”
祝烛撇了李善长一眼,那眼眸之中是浓浓的冰冷。
“这位叔伯,可知秦淮河上那么多的姐儿都是从哪儿来的?”
“可知高门大户中那些娈童又是从何而来?”
“洪武九年时天灾不断。”
“叔伯可知为何过不下去的百姓宁可把子女直接卖给大户人家,也不愿送去养济院?”
朱元璋手头那半块糕点跌落尘埃。
“你是说……”
祝烛淡声道:“阁下有空可以去这凤阳县的养济院看看。”
“其中是不是仅有童男童女和大体健全的人。”
“那些伤残程度不高的人,是用来耕种养济院自有土地的。”
至于童男童女是用来做什么的。
祝烛没说。
朱元璋却懂。
朱元璋的生平让他对弱势群体极为同情、重视。
他更是对自己当皇帝之后展开的救助手段十分自豪。
但他万万没想到,他眼中的救助,却成了推他们进火坑的那只手!
喉咙有些发干,朱元璋张了张嘴,却只能发出沙哑的喃喃。
“怎会如此?”
“人性何存!”
“朝廷救助他们的地方,却成了害他们的地方?”
“难道朝廷做错了不成?”
李善长心脏发颤。
完蛋!
陛下这是真怒了。
也不知这次陛下的屠刀会指向何方?
祝烛却是比李善长更慌。
我日,你特么坑我!
明朝确实言论自由。
但那是除洪武年之外的其他时期!
洪武年间,连百姓骂脏话都会被抓去打板子,更遑论抨击朝政了!
你想死也别拉着我一起啊!
双眼迅速扫视四周的同时,祝烛连忙开口找补。
“朝廷赡养孤老的心是好的,是值得万民感激的。”
“只是历朝对赡养孤老皆不重视,故而没有什么优秀的先例可言。”
“只要用对了法子,自然能让养济院成为我大明朝的稳固之基!”
李善长本就又慌又怕,闻言当即瞪了祝烛一眼。
“说的容易,难道你有法子不成?”
祝烛也回瞪了李善长一眼。
“自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