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金定会令你满意!”
不怪徐达如此激动。
疽症多是由外伤感染所导致。
而外伤感染之人,自然是军中最多。
徐达有太多因疽症而死的袍泽。
更有不少袍泽正在经受疽症的煎熬!
但说完之后,徐达却自觉冒昧,赶忙补充。
“伯伯有不少老伙计都身患背疽之症,眼瞅着快活不下去了。”
“伯伯便是在为他们求药。”
“若你担心成药会被其他医者看出药方,那也无碍。”
“伯伯叫他们过来,把他们全部打晕。”
“等他们昏倒之后,你再给他们喂药。”
“喂一次,打一次。”
“保管他们痊愈之后,连吃的是汤药还是丸药都不知道!”
祝烛:……
好家伙,这么暴力的吗?
直接上物理麻醉进行保密啊!
但由此也能看得出,徐达确实很在意祝烛的感受,生怕祝烛有半点被窥伺的感觉。
徐达如此,祝烛也不小气,笑着摆了摆手。
“不用如此。”
“若果真如此的话,那没准背疽还没好,人就被伯伯打成痴呆了!”
“成药可以直接拿去使用,无碍的。”
“只是成药的制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得看运气。”
“晚辈也难说能提供多少。”
倘若祝烛拿出来的是仙方活命饮、如意金黄散这些用于初期痈症的中药方。
那祝烛毫不怀疑会被老中医轻易辩证出具体的药材。
但这可是制备流程复杂的青霉素!
祝烛不觉得老中医能将其仿造出来。
徐达当即发问。
“需要多久时间?”
“可需要咱给你去寻药材?”
祝烛指了指床头处摆放的那壶青霉素溶液。
“伯伯昏倒之前不是问我天天待在柴房里是为了什么吗?”
“晚辈折腾了一个多月,便是为了这一小壶药。”
“此药能治的病症颇多,背疽便在其中。”
“晚辈制备此药是为了预防自己哪天生病。”
“没想到倒是正好可以为伯伯治病。”
“用于重症背疽的话,这一壶差不多刚好够用。”
徐达顺势看去,目露讶异。
“这就是治愈咱的药?”
想到这是祝烛给自己准备的救命药。
但却在制备完成后毫不犹豫的喂给了自己。
徐达愈发感动。
将这份救命之恩深深的铭记于心,徐达面上一笑。
“大哥恐怕做梦都想不到。”
“大哥遍寻不得的名医,就站在他面前。”
“大哥苦寻不知的良药,就放在他手边!”
想到朱元璋方才那气急败坏的模样,祝烛也乐了。
“他不光想不到。”
“就以他那态度,便是我与他坦白,他都不一定会信!”
“不说他了。”
“伯伯,我预计明年四月北上。”
“四月份之前,我估计可以提供五壶这药给你。”
徐达郑重颔首。
“五壶药,便是五条命!”
“小祝你放心。”
“这五壶药,伯伯绝对给你用出最大的好处来!”
说话间,徐达眼中精光闪动。
这五壶药,当为祝烛铺平未来入朝之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