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头帮,以前只是一个小帮派,靠着太仓守李中祖等人的照应,才能在应天府混的风生水起。
面对东厂的缉捕,一下子就被拿捏住了。
不过
大多数帮众,都是干苦力活儿的漕工,加入帮派只是寻求一份依靠,并没有牵扯进案子中。
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高层,与各地的牙婆沆瀣一气,暗地里干着不为人知的勾当。
曹正淳在抄完李宗祖的家后,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贼人跑了,索性就一鼓作气,前去清理了漕头帮,再进宫禀报。
涉案的一干人等,早就押往了东厂,严刑逼供。
就在曹督主向朱尘禀告完,准备离开御书房,回去东厂坐镇时,一个小太监行色匆匆...
他带来了漕头帮高层的认罪书,上边已经签字画押,详细交待了整个案件的始末。
“嘶...”
粗略看完之后,饶是以曹正淳的城府,也暗暗倒抽凉气。
这帮家伙贩卖的不止有幼儿,更不乏稍有姿色的女子,以及健壮的男子、技术精湛的工匠等。
并且贩卖去的地儿,居然是瓦剌、鞑靼。
事情大条了!
他也不敢怠慢,迈着小碎步,进了御书房。
“通藩卖国?好,很好...”
朱尘冷笑。
万万没想到:这帮蟊虫已经这么胆大、肆意妄为。
“那...殿下...”
曹正淳颇有些小心翼翼:“涉案之人,该作何处置?”
“斩立决。”
“本来夷三族,现在孤反悔了,诛九族!”
......
晌午,漕运码头。
人头攒动,热闹异常。
一众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押着三十来个犯人,到了江河边上。
一名千户当众宣读了画押书!
随即,便令刽子手手起刀落,霎时间,砍的人头滚滚。
“杀得好!”
“吃里扒外的畜生,早该死了!”
围观的老百姓纷纷叫好,除了平日里没少受他们的欺负外,也有许多是义愤填膺。
斩杀这些狂妄之徒,大快人心!
......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批人被押送刑场,其中就包括蓝玉的那些义子。
同样是宣读罪状后,人头落地。
不仅如此,整个淮西勋贵都遭到了大整治。
就连信国公汤和,也因为一个远在老家的侄子,假借他的名义,在家乡鱼肉乡里、横行不法。
而受了牵连,进了大牢。
这一来,也使得整个淮西勋贵惊恐不已,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魏国公府,求见徐达。
希望他能出面,给大伙儿撑腰。
如今!
替大明开国的十几位功勋国公中,仍健在的已经不多了,剩下汤和、冯胜、徐达、傅友德等人。
他们与老朱是同乡,打小一块儿长大,乃至后来,在一起征战了大半生。关系莫逆。
可!
不曾想,在这临终之际,竟然还遭此劫难?
随着冯胜、傅友德等人也接连下狱,勋贵们能够仰仗的,就只有徐大将军。
然而!
魏国公府始终大门紧闭,徐达称病,并不见客。
......
淮西武勋受到猜忌,自顾不暇,这让浙东集团的文臣们颇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