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武不两立!
并且,有传闻,刘伯温就是被淮西一脉的人害死的。
他曾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有不少大臣,本就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算得上是门生故吏。
再加上,小太孙可是将来的皇帝,他既然在这时候下重手,显然也对那些家伙不满。
此消彼长!
以后肯定会重用浙东一系!
一众御史也眉飞色舞。他们的官职并不高,自诩奉公廉洁,眼里向来都容不得沙子。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酸。
毕竟他们自以为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可那些目无王法的家伙,竟然贪了这么多的钱...
呸!活该被抓!
.......
然而!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不少文官大臣相继被抓,一份份罪状当街罗列张贴,浙东一脉的官员也坐不住了。
好歹当官都当到这份上了,又有哪个禁得住查的?
一逮一个准!
一个个也都战战兢兢的、诚惶诚恐。这一感觉他们以前也曾感受过,那还是在朱元璋的身上。
原以为,朱尘性情儒雅,将会成为与朱标一样宽容的君主,但从现在来看,这位小主儿...
怕是与老皇帝一样,嗜杀残暴!
他们不就贪了点,那怎么了?
.......
御书房。
空旷寂寥!
朱尘仍在审阅奏章,内侍匆匆进来传话:“方孝孺求见。”
“宣!”
他目光微凛。
方孝孺的身份并不高,暂领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但也还有另一个身份:帝师。
他是大明赫赫有名的神童,曾经受到老朱的看重,不过并没有启用,而是打算留给下一任。
“殿下!”
方孝孺气质儒雅,腰板挺直。刚一上殿,就滔滔不绝:“臣听闻众多国公府中,多有横行不法之徒...”
“这些武勋...”
他口若悬河、引经据典。
大体是在劝谏朱尘要重用文臣、并且多加宽宥体谅,切不可穷兵黩武,以武乱纪,让武夫掌握大权。
以及锦衣卫、东厂,要多加约束。
“下去吧。”
朱尘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就将他打发走了。
这可是个灭十族的货色,徒有虚名。历史上,朱允炆一手王炸的牌,却被朱棣打成了春天。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全是这个方孝孺的锅!
不过!
打这之后,锦衣卫和东厂,倒是消停了几天。
这让许多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总算完事了...
......
乾清宫。
老朱脸色红润,已经能下地走路了。
“方孝孺找你了?所以你把刀收了起来?”他眉头一皱。
“区区腐儒,我让他滚了。儒家?不过是统治天下的工具罢了,我如果不用,他就什么都不是。”
朱尘撇了撇嘴。
之所以把刀收好,是因为水已经够浑浊了,就看会有哪个大怨种忍不住,露出头来....
PS:求鲜花评价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