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滑膛枪装填比起早期的火绳枪来,依然是烦琐和危险的。
基本的装填步骤包括:
咬开纸壳弹末端,将铅弹含在嘴里;
扳开击锤,向药池内倒少许火药;合上火镰,也就是药池盖;
竖起步枪,枪口朝上,将纸弹壳内的火药从枪口全部倒入枪膛;
把铅弹吐进枪膛;
将纸弹壳揉成一团塞入枪膛作为弹塞;
用推弹杆将弹药弹塞一推到底;
抽出推弹杆。
当然,上述步骤在各国军队中有着细节上的差异,以法军为例,仅装填就有十二个步骤,二十几个动作。
这些步骤动作,如果不能形成习惯和肌肉记忆,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必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不在引药池内装火药,导致无法引燃枪膛内的主火药而不能射击;混乱中步枪哑火却没有察觉,就再次装填弹药,甚至多次装填,最后导致炸膛;装填完了忘记取走推弹杆就开火等等。
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尤其会发生在新兵身上。
不过,尽管操作复杂,一个经受了标准训练的士兵,按照装填流程,一分钟内还是能达到4发左右的射速。在实战时,也能射击——.发。
在练习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或许是出于对两人那种笨拙的野路子装填的蔑视,又或许是出于法国人的骄傲和虚荣心,米歇尔上尉还特地找来了十个士兵,由一名少尉负责指挥,现场给两个土鳖演示了正规军的规范装填和齐射。
这还是两个家伙自从来到这个位面以来,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观摩欧洲正规军的齐射,尽管米歇尔有显摆的成分在内,但毕竟是机会难得,所以两人看的格外认真。
“立正!”随着少尉的这一声令下,十名法军士兵一律左手托住枪托,将枪身倚在左肩,整齐的站好,纹丝不动。
这些士兵使用的都是法军制式步枪——查尔维尔式。
这款步枪全长约.米左右,比李东他们的购买的褐贝斯要长出约厘米。这让李东羡慕嫉妒的两眼发光。
“装填!”少尉拔出佩刀,站在队伍的左侧,大声下达命令。
十个士兵立刻动作整齐划一的左手旋转步枪,让右手拇指停留在击锤处,然后扳开击锤,使药池敞开,击锤处于第一档的安全位置。
接着,士兵们取出纸弹壳,用牙齿咬开,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紧纸弹壳,倒少许火药进药池。
之所以要用手指夹紧,是为了防止过量倒入火药。
下一步,士兵们用空闲手指压住击锤,关闭药池。
完成这些动作的士兵再用左手向左旋转步枪,使枪口对准下颚,然后将剩余火药、铅弹、纸弹壳放进枪膛。
再从枪口下面取出推弹杆放进枪口,推到底。
最后,取出推弹杆,重新放回枪口下面,完成了整个装填过程。
几乎同时完成了这些步骤的士兵,都像机器人一样再次用左手托住枪托,将枪身倚在身上,安静的站好,一动不动,目视前方。
整个过程看似复杂,实际上,士兵们完成这些动作不过花了十几秒钟。
“预备——!”少尉军刀前指,再次大声下达了命令。
“哗啦”一声,十名士兵将枪口平指前方,同时搬开击锤到开火位置。
他们左手在前托住枪身,同时右手位于枪托颈部,拇指扣住扳机。
“瞄准!”少尉有些歇斯底里的大吼。也许是因为有人观摩的原因,这家伙显得格外卖力,动作要多规范就有多规范。
士兵们不慌不忙的将枪抵在肩上,贴面瞄准。
“开火!”少尉的军刀猛地挥下!
“砰!”十杆步枪同时击发,一时间烟雾弥漫。
“收枪,立正!”少尉再次发出命令。
十名士兵收枪站好,挺胸凸肚,个个骄傲的像得胜归来的公鸡。
在士兵们连续完成了三次齐射后,米歇尔上尉潇洒的挥手让少尉带队离开,然后得意的看着包括达斯坦在内的三人。
由不得观摩的三个人不震惊。
李东和吴巍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感叹,法军士兵有条不紊的装填和射击看似容易,但如果在战场上,对面敌人也在装填射击的话,那么压力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