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燃烧的战火 > 第27章 哈尔西归来

第27章 哈尔西归来(2 / 2)

哈尔西给两人带来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由于法军的封锁,他没能搞到船。

目前尼罗河上的所有船只都已经被法军征用。

昨天在大战中隔岸观火的易卜拉欣贝伊也发出严令,不许埃及人将船只借给法军使用。

所以目前尼罗河上已经看不到民用船只活动。

这样一来,他们要想去阿布基尔海湾的话,就只能走陆路了。

走陆路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被马穆鲁克的散兵游勇和贝都因人袭击的可能性就大了,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哈尔西还建议说,或许应该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以后,再去阿布基尔海湾也不迟。

这个建议自然被吴巍否决了。

现在已经是月日夜晚,距离那场伟大的海战不过九天时间了。

他记得从开罗到亚历山大港大约有多公里左右,这个距离放在后世,开车走高速的话顶多也就两个小时,但是放到这个骑骆驼的时代,再加上兵荒马乱,恐怕需要三到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不及早出发,在路上再耽搁一下,一旦错过了日期,就追悔莫及。到时候想要再去观战,恐怕就要等到下次穿越了。

所以吴巍主张当晚就出发。

他的这个想法,立刻遭到了达斯坦和哈尔西的反对。

两个坐地户表示,这一路他们将通过尼罗河三角洲,也就是说,如果沿尼罗河北上的话,一路上到处是绿洲,不存在躲避烈日和寻找水源的问题。

为了说服吴巍,哈尔西还画了一个简易地图,大致标出了亚历山大港和阿布基尔湾的位置。

客观的说,这个地图还是基本符合李吴两人在原来位面的记忆。

李东没有发表意见。作为拿粉,他一直研究的是陆战,这是因为拿破仑在陆地上所向披靡的缘故。

提起海战,无论是即将发生的阿布基尔海战,还是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虽然在海军史上都影响深远,甚至间接决定了拿破仑帝国的命运,但遗憾的是两次大战都是以法国海军的惨败而告终,所以他只是草草一带而过,根本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

拿破仑大军团陈兵布洛涅,最终没能渡过英吉利海峡固然可惜,但也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三皇会战”,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个道理吧。

不能不说,李东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是颇有市场的。

即便是现在,他也觉得可去可不去,反正是法国人输了,那又有什么好看?实际上他更倾向于直接去开罗找拿破仑和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最好能搞个签名啥的,要是有朝一日能再穿越回去的话,那可就值银子了。

就像那些好莱坞大片一样,凡是能穿越过来的就总能再穿越回去,然后名利双收,不是吗?

不过李东知道,他的这个战友是地道的风帆战舰迷,现在机缘巧合,这场伟大的风帆舰队决战就在眼前,“不去”两个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这个时代可没有视频之类的玩意,错过了可就真的不再有。

所以他还是非常支持吴巍的决定。

这时,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兵,达斯坦又客观的指出,在目前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无论是马穆鲁克又或是贝都因人,甚至是法国人,都可能袭击他们这四人小队。

别看土堡内的法军官兵非常友好,但到了外面,见财起意的多的是,真把他们打死在路上,也不会引起任何关注。

况且夜间行进,瞭望不易,很容易中埋伏。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等天亮了再走也不迟。

哈尔西也跟着说,他们至少还需要一头骆驼。

现在李东、吴巍都有骆驼,哈尔西也是骑着自己的骆驼,唯独达斯坦没有。在昨天的战斗中,达斯坦失去了他的三匹阿拉伯好马。

虽然两人共乘一匹骆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考虑到要长途跋涉几天,这样会加重骆驼的负担,更严重的是在遭遇攻击时不方便逃遁,另外也不方便侦察。

最终,他们的意见说服了吴巍。

两百多公里并不安全的行程,不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出发,那是拿生命当儿戏。吴巍显然不能为了自己去看大海战的愿望,而让整个队伍陷入危险当中,更何况里面还有他生死与共的战友。

既然吴巍松了口,李东自然就不再坚持。

毕竟他们两人刚刚来到这个位面才几天,虽然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更高瞻远瞩,有大局观,但那是在历史走向上。说起生活细节和区域性常识,无论是原马穆鲁克头目达斯坦,还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哈尔西,都可以甩他们几条街。

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还是谨慎无大错。

最新小说: 夜宿阿姨家,阿姨给我介绍闺蜜 反派弟弟怎么越养越茶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重生急诊科:系统助力登顶医学巅峰! 从赶海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直播:从扛楼战神到地表最强男人 厌厌如曦 穿成炮灰千金?断绝关系直接下乡 意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