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大街上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个个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天下一统,再无战事,百姓脱离兵灾之苦,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队披甲屯兵走到菜市口,一名文书打扮的小吏张贴了两张檄文。
顿时,周围的百姓纷纷涌了上去。
虽然围观的人里边十个有九个不识字,但并不妨碍他们看热闹啊。
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老农扭头看向旁边文士打扮的青年。
好奇的询问:“后生,檄文上说的什么啊?”
立刻,周围的人都纷纷看了过来,想听听识字的人怎么说。
文士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目光,骄傲的昂起头,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开口道:“朝廷要开办学府,所有年满五岁的孩童都能免费入学接受教导。”
围观的人听了讲解,脸上都露出不满之色。
“五岁都能帮家里干活了!”
“我家老三今年五岁,已经下地里帮忙了!”
“家里不又少了一个劳动力?”
“这是服徭役吗?”
“连五岁的孩童都不放过,太过分了!”
“朝廷这是要断了百姓的活路吗?”
“……”
顿时,菜市口一阵响起一片议论和抱怨的声音。
随着抱怨声引来的人越来越多,菜市口已经堵了近千人。
听说朝廷要抽调五岁以上的孩童服徭役时,围观人群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场面显得很是混乱。
百姓不明所以,认为是朝廷要抢走家里的孩童服徭役,才引来群情激奋。
征召壮年服徭役也就算了,连五岁以上的孩童都征召,难怪会引起民愤!
文士站在人群里,看着周围激愤的人群,儒雅脸上露出得意笑容。
他故意只念了一半,忽略了檄文后面的半段!
心里暗暗冷笑:“一群低贱的东西不配读书识字!”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科考一说。
朝廷想要招揽人才,就是发布消息对全天下征召。
另一个就是由贵族举荐为官。
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充当门客的缘故。
当年李斯刚来秦国,也只是吕不韦的门客之一而已。
后来得到赏识,举荐给了年轻的秦王当郎官。
从此才平步青云,坐到丞相的位置!
在文士看来,读书识字的人多了,竞争也就大了。
自然不乐意。
站在檄文旁边的秦吏见状,眉头紧皱。
果然,眼前的场景被上峰猜对了!
要不然也不会派自己来守着!
秦吏清了清喉咙,高声喊道:“有入学者,朝廷包一顿餐食,还会减免相应赋税!”
高昂的声音传开,闹哄哄的场面瞬间停滞了。
义愤填膺的百姓们瞪大眼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朝廷包一顿饭,还减免一定的赋税,那是天大的好事啊!
半大小子可是很能吃的!
有个免费的地方吃饭就已经让不少人动心了,更何况还能减轻赋税,就更动心了!
仅仅刹那间,风向就变了。
原本激愤的百姓们开始争相询问在哪里报名。
朝廷出钱帮他们养孩子减轻负担,傻子才拒绝!
文士斜着眼睛瞥了一眼激动的人群,脸上满是不屑。
朝廷的教导,能和他们这些出自名师的相提并论?
只是,在阅读另一张檄文的时候,目光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