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的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朝廷竟然不承认他们的身份!
想要得到举荐为官,必须先进行考核,得到官署人证才能被称为文士。
没有官署人证,和周围这些庄稼汉没有区别。
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天下公认的夫子也不被朝堂认可!
反倒是五岁以上孩童入学没有这个顾虑!
只要学有所成,通过了考核还会颁发证书,得到朝廷的认可!
这,这是要打破数百年的规矩啊!
顿时,文士傻眼了。
脑子里冒出一个疑惑。
之前投效的家主答应举荐为秦吏,随着檄文的发布,岂不是化为泡影?
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朝廷认可。
更没有证书!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都白搭了?
在场不少自诩出自名门的读书人都双目发直,脑子嗡嗡直响。
彻底傻眼了!
随着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场面隐隐有失控的危险。
要不是身披黑甲的屯兵守卫,恐怕不少愤怒的人都要冲上去把檄文撕掉了!
这一天,咸阳城中引发了巨大震动!
普通百姓碰到左邻右舍都会高兴的询问:你家孩子报名入学了吗?
而自诩读书人的文士儒生们,却一片愁云惨淡!
如果是在七国混战时期,秦国不认可他们,大不了去其他六国。
照样能被奉为座上宾!
可现在整个天下都是秦帝国的领土,还能往哪儿去?
想要继续高人一等的活下去,想要为官为吏,就必须得到朝廷认可!
对于大多数底层的文士来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甚至还有点动心!
毕竟,给朝廷当门客比给贵族当门客档次更高一级。
就是改换门庭的人多了,竞争有点大……。
一座宽敞宅子内,几十个老头席地而坐。
苍老的脸上皱成一团,压抑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来。
淳于越坐在最上方,花白的眉头紧皱。
声音低沉道:“对于皇帝开办学府之事,诸位有何见解?”
宁静,一片寂静。
坐满了人的屋里没有半点回应,仿佛都是透明的一样!
淳于越见没有人站出来出谋划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恼怒。
咬牙道:“奸佞秦逸竟然提出开办学府,连我等的身份需要朝廷认可!
简直欺人太甚!
长此以往,我等还能收到弟子?
这是要绝了儒家的根基啊!”
愤怒的咆哮在屋子里回荡。
可在场的博士们却保持着沉默,无人能够应答。
皇帝金口玉言,还下达了诏书,谁没有能力更改。
就更没有应对的策略了。
就在沉默的时候,角落传来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
“或许,可以联手其他学派,以百家对抗让皇帝收回旨意!”
话音落下,不少人眼睛亮了起来。
如果百家联合,的确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淳于越目光望向角落,沉声问道:“你是何人,所居何职?”
一个青年文士从角落站了起来。
恭敬的说道:“下官,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