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日子,一晃就过去了。
蹴鞠比赛也拉开帷幕。
此次比赛朱元璋与马秀英到场不说,朱标夫妇也带着几个孩子去现场了。
御台下便是文武百官,及其家眷。
空中挂着一只蹴鞠,上面用一条绳子连着,蹴鞠下方,便是未满十岁的小将们。
朱楧穿着蓝衣劲装,头上也系着蓝色发带。
对面的淮西子弟,朝中后裔,则穿着白衣。
朱楧右手边是朱雄英,左手边是朱柏。
这俩与他配合的最好,所以成了他的左右手。
吕氏见了,忍不住问身边的朱允炆,他怎么没登场。
朱允炆心里也很委屈。
“十四叔说,这次比赛关乎皇家颜面,上场的皇室子弟不是学过武就是会踢蹴鞠……”朱允炆说到后面时,声音也越来越轻。
也是第一次,朱允炆心中埋怨母亲,将他管教太严,以至于失了这么好的机会。
哪怕是上场当个替补也好,总比坐在这儿,显尴尬。
可他也不敢走,只能坐在哪儿伤春悲秋。
比赛一开始。
朱楧跟前就出现了人形梯子,朱楧助跑踩了上去,一脚拿下了首球。
朱元璋见了,忍不住对身边的马秀英说起:“十四这小子,一脚一个十二,一脚咱大孙子,还半点都不犹豫。”
“老十二与雄英,都跟十四感情深,而且你看他们配合的多好。”马秀英心里高兴,要知道历朝历代,同室操戈的不在少数。
如今老朱家一片祥和,那是难得可贵的。
“你想,等将来雄英登基称帝,定然也会善待他的叔叔们不是。”
朱元璋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他们家的孩子,就应该这样。
比赛场上,朱楧如入无人之境。
他与朱雄英,朱柏二人互相配合,直接形成三角之势。
即便有人来围堵,最后还不是被朱椿,朱桂,朱植三人的小三角给破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一见进球了,心里也是大为高兴。
半柱香的时间转眼即到。
朱楧不是一个出风头的人,何况这一场,他一人就进了十个球,也足够风光了。
他去叫朱栴上场。
“十四哥,我……”
“十六弟,你球技很好,别怕,勇敢一些。”
朱楧拍了拍朱栴的肩膀,自个儿去了替代帐篷下坐着。
朱楧虽说是队伍主力,但能引导的也并不止他一人。
朱雄英就是第二人。
御台上,朱元璋很是高兴。
“我老朱家的第三代,都应该跟雄英一样。”
这评价,老高了。
但架不住《皇明祖训》已经点明了他朱雄英就是第三任,大明皇帝。
又半柱香后,皇家队年下组获胜。
等到年上组时,朱元璋的脸色便很不好。
老二朱樉带着球在场上横冲直撞,老三朱棡也是。
这无疑是打了他老朱的脸。
打了朱家的脸!
朱标一看也知道不好,只是眼下不好劝说。
倒是最近的马秀英说话了。
“你也收一收脸上的表情。”马秀英一开口,朱元璋面上是哼哼的,但还是听媳妇的,收敛了一下。
“你瞧瞧,看看,老二老三真是越加的不知规矩。”朱元璋想着,自己将他们两个从封地召回来,他俩倒好,二话不说,就给他整了这么一出。
什么意思?
他老朱家的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