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这是位应天府的官,说不好大小,总是不能得罪的。
不过却也不带好气的道:“这位大人!”
“你单知道百姓要走这条路,是需要交钱的,却没想过修这条路,花了多少吗?”
官差朗声说:“你既然是官,那我便问问你,可有给一城一府修过路?所需金钱几何?”
“这……”
还真是问对人了!
刘伯温以前就是干这个的!
在建国之前,朱元璋出去打仗,刘伯温就整理内务。
什么路坏了,那条路需要重建,也都是他一手管理的。
别看只是一座城,但其中四通达的交错路线,都是需要休整的。
单按一条路两千贯起算。
修完一整座城,大概也要个两百万贯起步!
这还只是小城。
换了荆州这种大城,几乎就是把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都搬过来,也不一定会够。
这么一想,刘伯温又下了马车。
脚踩在路面上,才感觉到不同。
原来的土路,变成了如今的青色小砂砾般粘成的路面。
可踩在上面却并不硌脚,反而觉得十分坚固抗压。
“这是什么路?”
刘伯温惊异至极。
活了六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马路。
以他多年务政的眼光,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马路要比以前修的土路好太多了!
这得花费多少银钱?
“老爷子没见过吧,外乡人都没见过,这是我们县令大人发明的,沥青马路!”
官差昂着下巴,神色骄傲极了,活像是他自己发明的一样。
“据说啊,这种马路是用石油,和煤油中的成分提取出来混合浇灌成的,区区一条马路,足以承受十吨的重力还不止!”
十吨?
刘伯温已经麻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重达十吨?
还能被运在这沥青马路上?
“所以大人,你觉得这路过费,交的值不值?”
官差指了指沥青马路旁边的露天带伞小桌椅。
“那是我的马路办公桌,你跟我去交钱办理手续吧,只交这一条的路费也行,将全荆州所有路费交了也行,还可以折优惠包年哦。”
这一刻。
刘伯温等人,彻底的麻了。
是头皮发麻。
这县衙的官差,怎么打折的口吻比商人还要熟练?
要是这样的人去了应天府,不出一年,所有达官贵人都得被坑一个遍。
(p: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各位大佬!!!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