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上下,袁忠对着夫人叹气道“唉!争来争去就是为了皇位,却无辜死了这么多百姓”。
王巧云道“老爷我们怎么办”?袁忠看着袁彬“原本我就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现在纪纲统领锦衣卫,我也保留了原本官职,人总要吃饭,就干着吧”。
说完抱起袁彬“彬儿,记着如果以后你当了官,无论是什么官职一定要心装百姓,而不是权贵懂吗”?
袁彬听得似懂非懂“爹爹,我知道了”。王巧云道“听说那纪纲心狠手辣,他又是燕王身边的大红人,你可一定要小心行事啊”。袁忠点点头“你放心,我只做好分内事儿,会注意分寸的”。
永乐元年(4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升任翰林侍读。随后成祖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不久,解缙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可以说解缙一时风光无两。
一日朱棣叫来解缙谈古论今他笑道“解学士能审时度势,我朱棣定不会亏待于你”。解缙道“皇上,能力出众,原本这皇位就应该是你的”。朱棣叹了口气“要是那方孝孺能有你一半聪明那就好喽”。解缙默默笑了一声“就是可惜那身学问了”。朱棣哈哈大笑“无妨,我朝有你就足够了”。解缙举杯道“谢皇上夸赞,我定呕心竭力为皇上效忠”。二人相谈甚欢。朱棣也是时不时的找解缙一同探讨学问。众人对解缙十分羡慕。
自此纪纲陈瑛为朱棣大肆杀戮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方孝孺更是被诛灭十族。而建文帝下落依然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而死,或说由地道逃了出去,又说是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朱棣终觉不安,建文帝一日没有消息,他便一日在这皇位坐不安稳。一日上朝,朱棣微皱眉头说道“我进宫时宫里突发大火,为堵悠悠众口我也只能说我那侄子被烧死了。可万一他悄悄逃出去和建文旧臣在外面在建一个朝廷那可就有意思了”。陈瑛道“臣建议暗中调查建文帝行踪,并对建文旧臣格杀勿论,以免有后顾之忧”。
朱棣说:“我登基时已经杀了一大批反对的建文旧臣,这样会不会有点太残忍,天下人该如何说我”?陈瑛看出朱棣还是动摇了心思。旁边周新直言说道“陈御史当初也在建文帝期间任职,现如今却要杀死所有建文旧臣,你就不怕天下人说你残忍如恶魔”!朱棣有点敬怕被誉为‘冷面寒铁’的周新。他看此事没有了商量的余地。便说到“此事儿再商议”。
下朝后陈瑛想起朱棣动摇的心思,他知道皇上定不会明说。便没有秉明朱棣自己动手。侍郎黄观、少卿廖升等人这些人都被他诛杀干净。他借由方孝孺一案,把这些人都纳入到方孝孺的朋党一系,抄了他们的家,将他们的妻子女儿配给功臣之家,所有疏族外亲都被株连。于是很多忠臣连后人都没有留下!
周新看不惯陈瑛的残忍就问他“你们当时同朝为官,为何非要做的这么绝”?
陈瑛不以为然说道:“不以叛逆之罪处治这些人,则我等便无法立名。
周新气愤的骂着“你以后定会青史留名,臭名昭著”!
陈瑛也不恼“总比活生什么也没有好”!
周新向朱棣告状,朱棣却也只是把他骂了一顿。并无实质处罚。但却更信任陈瑛了。此后,陈瑛依然暗中调查前朝一事。
周新被朱棣调到杭州做按察使,走之前他带着叶林思来到解府找解缙喝酒。解蓁儿拉着叶林思的小手“叶妹妹,听爹爹说你们要去杭州了”。叶林思奶声奶气道“我不想去,我想和蓁姐姐一块儿玩儿”。
解蓁儿拉着叶林思小手“那我们去告诉你爹爹,说你不想去”。解蓁儿拉着叶林思一蹦一跳来到周新与解缙身边。她对着周新说道“伯父,我不想让叶妹妹去杭州,她也不想去”。
周新哈哈笑道。和蔼可亲的说道“那就让叶妹妹呆在你们府上以后跟你住了好不好”。解蓁儿开心道“好好好”。解缙说道“蓁儿,带叶儿去找你哥哥玩儿去,爹爹要和周伯父谈点事儿”。
解蓁儿开心道“好的”。说完拉着叶林思蹦蹦跳跳离开了。解缙道“周兄,过几日你就要去杭州任职了,以后我们再也不能经常喝酒了,还请多保重”。周新道“解兄,你在朝堂上,一定要多提防陈瑛,虽说皇上十分重用你,可我觉得他更相信陈瑛的话,毕竟当初他可是最先叛变跟了皇上的”。解缙点了点头“多谢周兄提醒”。
周新走的这天他夫人抱着叶林思,叶林思挥舞着小手“蓁姐姐,你要来看我啊”。解蓁儿被徐翠莲抱在怀里“叶妹妹,大人骗我们,他们说话不算话,伯父说不让你去浙江,他骗人”。几个大人哈哈大笑。周新道“是,我也觉得我不讲信用,这样吧,我会经常带着叶妹妹来看你好不好”。
解蓁儿撅了撅嘴“这次你可一定要说话算话奥”。徐翠莲拍了拍解蓁儿屁股“你这孩子,这才几岁就没大没小了”。周新道“小孩子,要是说话像我们大人顾前顾后,还怎么叫小孩子”。说完便上了船离开了。
解缙一家人坐着马车走在京城里。突然马车停住了,车内人差点摔了一跤。解缙拉开门帘问道“出了何事”?车夫道“一个小孩在大街上乱窜,差点就撞上了”。
解蓁儿透过窗帘缝隙看见一个小男孩哭的特别伤心。她大声问道“你哭什么”?小男孩看见车内探出来一个小小脑袋。他哭着说道“我父母不要我了,我出来找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解蓁儿问道“你是做了什么让他们生气的事情吗”?小男孩用手背擦了擦眼泪“没有,我一直都很听话”。
解蓁儿撅着嘴道“没有父母会不要自己的孩子的,肯定是你乱跑走丢了,你要乖乖呆在家里,不然他们回家就找不到你了”。小男孩点了点头“是,我不能乱跑,我要回家等爹爹母亲回来”。解蓁儿点了点头“那你赶紧回去吧”。
小男孩嗯了一声,便也不哭了,就走了。徐翠莲叹气道“连年打仗,小孩子最是无辜了”。说完抱着解蓁儿“蓁儿,快回来坐好,车要出发了”。解蓁儿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只觉得有些困倦,便躺在母亲怀里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