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年间,燕王起兵,,于应天府内大开杀戒,混乱中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燕王大怒,认定是建文乱臣所为。
遂屠建文臣子,流放靖难遗孤,以泄其愤。
……
转眼,距离朱棣靖难之役造反已经过去十几个年头,现在是永乐年间。
应天府,一座密林山脚下,一个少年背着箭袋,似乎是在等人。
他叫朱承言,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是魂穿而来,躺在乱葬岗中,那时他才三四岁,所幸被路过的养父母所救,这才活了下来。
养父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为了生存,朱承言从小便打猎,也算不错。
不过打猎也还行,饿不死,前一段时间还在山上遇到一个打猎的老人家,箭术超群,惊得朱承言称奇。
朱承言过去求教,也不知怎么了,那老爷子第一眼看到他,就神色大变,说自己像他失散了十多年的孙子。
看他激动那样,朱承言都为他惋惜。
此后朱承言来打猎,也经常能看见他,发现这老头心地还不错。
后来得知他也姓朱,跟随皇帝多次出征,讲杀鞑子的事,听得朱承言热血沸腾。
相处时间久了,老人家见他想学箭,教他射箭,生病了给他带药,还主动给朱承言披衣服。
再加上二人兴趣相投,二人无话不谈,朱承言也习惯了他的存在。
……
与此同时。
大山脚下,一道身影徒步而来。
他穿着一身素服,昂首阔步,脚步声踩在泥土上,便犹如老虎,虽然两鬓斑白,但眼神带着凌厉的杀意,气场强大。
他,就是永乐大帝朱棣。
此刻,他回头看了空荡的两侧一眼,冷笑道:“都别藏了,要是连你们都察觉不到,那我白活了!”
数十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从后面站出来。
为首的锦衣卫:“皇爷,是太子殿下怕您出事,特意让我们跟着。”
“我看他是想气死我,坐这个皇位。”朱棣冷笑:“那孩子的身世,查得到底怎么样了?”
几个锦衣卫顿时唯唯诺诺,因为他们查了好四个月,把朱承言十一年的事情查的清清楚楚,唯独查不到他出乱葬岗前的身世。
朱棣眼神一冷:“去查,两天内再查不出,别怪皇家无情。”
几个锦衣卫顿时被吓得连忙离开,朱棣继续上山。
脚步声走近,朱承言内心一喜,知道这是老爷子来了。
今天的老爷子,愁云惨淡的模样,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看着多少有点吓人。
朱承言见老人家这样,不由有些担心:“遇到什么事了吗?”
朱棣冷笑一声:“我在头疼,我这一家之主后继无人呐,几个儿子都没有用。”
“您嫡子不是挺仁厚吗?”朱承言不由说道。
从闲聊中,朱承言也听到了许多老人家的家事,所以知道一些。
朱棣冷笑:“是挺仁厚,但他竟然连野兔都不敢射,你说可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