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当朝皇太子,的人物,竟然晕血,这让朱棣如何放心将大位交到他手上啊。
“就这种胆量,我怎么放心?”
朱承言闻言,顿时尬然:“不至于吧?”
说到大儿子,朱棣龇牙咧嘴,怒声道:“比这更荒唐的事多了去了,几个月前我跟随皇爷在蒙古带兵,管他要点军费,他竟然说没钱。”
“这就罢了,仗都打了一半,他居然还建议皇爷停战,你说可不可笑?”
朱承言顿时咂舌:“您大儿子是户部的官吗?”
户部,掌管大明钱粮。
老爷子是将官,他儿子任职户部,军政之家,倒也不稀奇。
“算是吧。”朱棣嗤笑:“回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小子做的好事,把钱都拿给百姓修路搭桥了。”
打仗和修路,孰轻孰重,他是一点不清楚啊。
就这样的人当皇帝,朱棣怎能放心?
历史上的朱棣,征漠北,御亲征,攻斡难河,还在日本富士山祭天。
这样的一位皇帝,怎能容许自己的后代是个软骨头?
朱承言苦笑道:“难道没有别的继承人了吗?”
说到底他终会死,大明朝代的储君问题,一直是压在永乐帝心中的心病。
当今皇太子软,朱棣死后,蒙古若是卷土重来,大明千万百姓岂不苦矣?
更何况,太子弄丢了他的皇太孙,这一直是朱棣心中的疙瘩。
老朱家的皇位,他真不知道该交给谁了。
想到这,饶是朱棣万分担忧。
朱承言见老爷子心中难受,不由也劝慰道:“总会有办法的。”
朱棣摆摆手,苦笑道:“要是我孙儿还在就好了,他半岁就能喊爷爷,两三岁就能倒背三字经,我就教他骑马射箭,四岁时,他已经能拉动二石以上的弓了。”
“我那孙儿,天赋异禀,可惜他不见了,十几年前就失踪了。”
“他出生的时候,我愣是高兴了半天啊,小家伙能拉开二石以上的弓,乐得我亲自给他打造了一把合适的弓,本想等他大些,带他一起上阵杀敌,可没想到造化弄人啊。”
说到这,朱棣的眼神中,露出深深的疲倦。
那是一只老虎伤心,懈怠,舔舐伤口的眼神。
“十几年,我找了十几年,出动了多少人力物力,愣是杳无音讯啊。”
这是朱棣最伤心的事情,也是他的心魔,谈到这,饶是永乐也不免悲伤。
“如果他还活着,家主的位置就该他来坐啊,从小我就把他当继承人培养……”
说到这,朱棣忍不住看向了朱承言,这段时间,他都把朱承言当做自己孙子,可就算再像,那也是假的。
锦衣卫已经查了几个月,把朱承言的前十一年都查得清清楚楚,但唯独四岁前的情况查不清楚。
哪怕朱承言的情况和太孙朱瞻基很像,可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万一有人把朱承言推出来,就是为了让朱棣错认呢?
身为帝王,不可感情用事,此事非找到铁证不可!
可连着几个月没查出来,朱棣也有些心凉,他觉得应该是老天把他的太孙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