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出到店外,日头已过午时了,从早上始杜大河就米水未进,现在早已饿的是前胸贴后背了。于是就领着妹妹找到一家饭馆,吃了顿好的。

吃完饭后稍作歇息兄妹二人计划了一番,便又开始逛了起来。

由于要买的东西太多了,杜大河只好在城中车马行花个折十大钱雇了辆车。

马车上杜小娥因为有了新衣服显得格外开心,围着哥哥蹦蹦跳跳的一刻也不得停歇,也是这世上又有那个女孩子,能拒绝的了一件漂亮的新衣呢?

杜大河只是在一旁看着笑着,能让妹妹永远开心下去,就是他这个做哥哥最大的愿望。

按计划先是到布行买了五匹棉布,再到肉档买三十斤猪肉,再就是在百货店买糖果干货、炒瓜子花生、米面粮油姜醋茶等百货,也买些过年要用到的烟花爆竹,年画对联什么的。

当然杜小娥她自己喜欢的一些零嘴,和一些胭脂水粉也是必可少的,最后就是小妮子要用得来的十两银子,给同村小姐妹买些新年礼物,但是被杜大河拦了下来,这钱他为妹妹出。

惹的杜小娥一个劲的夸赞自己有个好哥哥。

一番采购下来太阳都偏西了,兄妹二人这才带着一车的年货出了县城,往回赶。

这趟年货置办下来,杜小娥人都傻了,她想不到自己的哥哥居然这般的阔绰与壕横,这简直就是败家啊。

这个时候的普通老百姓过得很苦,从后世一些西方洋人老照片中可以看出,老百姓们大多都是衣衫褴褛的。

清康雍乾嘉年间清百姓收入月收入在一千到一千五百文之间(一两银子)忙活一年总收入也才只有十二两银子左右,这还是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攒的钱。

鸦片战争后再到现在,白银市值暴涨,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两千三百文。

道光年间,一两银子能买到半石大米(大约现在的斤重)的,这时也差不多这个价,按一两换算两千三百文,那么一斤大米约二十九文。

当然这年月一般老百姓是吃不起大米的,而是吃便宜的小米、玉米地瓜、土豆等粗粮。

回到小王村天色已经擦黑。

杜王氏担心儿女们,早早就在正在院门口张望了。

忽然,从远出传来一阵马车的马铃声,车上坐着三人,一个车夫打扮,另外两个穿着华贵如同官宦人家的公子小姐一般。

杜王氏定睛仔细一看,除了在赶车的人不认识外,其余两个竟然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

目瞪口呆!李胡氏完全惊愣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简直变了个样,与平日里大相径庭,一个生得是器宇轩昂气度不凡,一个出落得是颜如玉,气如兰。

“吁~”车夫在院门口停下车,杜小娥第一个跳下马车,杜大河紧跟其后。

“娘!”杜小娥直接扑进母亲的怀里

杜王氏一把抱住女儿,看了看焕然一新的儿女,又看了看车上大包小包,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你,你们!你们买了这么多东西?我的天哪!这得要花多少钱!这一身行头也花了不少钱吧?”

杜大河笑道:“衣服是在城里新买的,一共加起来也就七两银子而已。”没敢说实话。

杜王氏听后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说道:“是该买一件了。没见像样的衣服,会被人看不起的。”

这时边上杜小娥搭茬道;“娘,您就别管了,我哥有钱!他也给您了几件新衣服。还买了布料,说是给娘做一套新衣服。”

杜王氏听后顿时彻底的绷不住了,气的直跺脚;“大河,你怎么有钱就乱花,给我买什么衣服,还这些大包小包的不要钱吗?留着娶媳妇不好吗。”

杜王氏气的拿眼瞪着杜大河,儿子的婚事,一直是压在她心里的大石头。她做梦都想给儿子娶媳妇,奈何太穷娶不上,不然也不会想到换亲的馊主意上。

杜大河见状连忙安慰笑道:“娘,娶媳妇的事情不着急,您就放心吧,”说完转身看了看雇来的马车,“来,咱们先进院子卸车,天不早了,也好让车夫老伯早点回去。”

这时杜王氏才发觉,在外人面前有些失态了,也只好将火气压了下来,不再多说什么,免得让儿子在外人的跟前,下不了台丢了脸面。

当下,让车夫将马车赶进院子里,全家人齐上阵卸了东西。

付了雇车的钱,送走了车夫。

三个人回到屋里,杜王氏看着满屋子的东西,却高兴不起来心疼道:“这得要花多少钱啊,都够娶一房媳妇了。”

杜小娥在一旁不敢搭话,活像一只小鹌鹑。

杜大河听后却在一旁笑了:“娘,您别老是媳妇媳妇的,你儿子不会打光棍的,您老就放心吧。”

闻声转头一看,儿子还在笑,杜王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看把你能的,有钱就乱花,多少家当都不够你败的,和你那死鬼老爹一个样。”

最新小说: 大宋:刘备竟然穿越成了赵构 刷美漫短视频:奥丁人麻了 影视:从小酒馆开始 骑士:谁把浮将军剧本给E总的 一分没花,你侯亮平抓我? 超神:开局融合世界符文! 影视:力挺乔晶晶,黄亦玫求加入 四合院:捡漏从养孩子开始 三国:皇甫军校,开局大雪龙骑 毁童话:开局大灰狼,力挺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