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区区赤山县,车队都堵出好几里路,妹子,你就不觉得奇怪么?”
“是不正常。”
老者对面的年轻人皱起眉头:“如此繁华的县城,几任县令都干不下去,大有问题。”
前后的商队绝想不到,这车队四人,正是当今大明天子一行。
为首的老者正是朱元璋。
妇人是当今的马皇后。
两人对面一男一女,是太子朱标,嫡次女安庆公主。
马皇后清楚朱元璋的心思。
不待见读书人,更不待见商人。
朱元璋本是怀疑赤山县被宗族势力把持。
接连赶走几任朝廷的官员,才特地来暗访。
这一路上近千马车,表明赤山县内肯定有个不下于沈万三的“巨贾”!
不管是把持一县人是士族、还是巨富的商人。
在朱元璋看来都该杀!
车队缓慢前行,一路颠簸,到看见赤山县城门时,马车陡然平稳起来。
“咦?”
朱标突然坐直身子,好奇道:“马车怎么不颠了?”
安庆好奇地撩起帘子伸出头,满目惊奇。
“这路好宽,而且比宫里的路都平整。”
“路有什么好瞧的。”
朱元璋也好奇地撩起帘子。
然后,
惊呆了。
原本的两米宽不到的土路驿道,突然变成了近五六米宽灰白道路。
这道路不知是用什么铺的,及其平整,难怪马车不在颠簸。
“这路修的真好。”
马皇后好奇地问道:“居然如湖面一样平整,不知道用什么石材修筑的?”
“没有缝隙,应该不是石材吧?”
“也不像是压实的泥土。”
朱元璋见多识广,猜测道:“难道是夯土?”
“夯土?”
朱标摇头不信:“赤山县哪里有钱修用夯土修路?”
马车上,朱元璋一家人四颗脑袋弹出窗子,一脸好奇。
“噗——”
隔壁一辆马车里一人探头打趣道:“哪儿来的乡巴佬,连水泥都不认得?”
朱元璋眼底寒光闪过,冷声问道:“水泥是何物?”
“哈……”
“少爷赶着给李爷缴税,可没时间跟你这乡巴佬解释。”
对面马车放下帘子,一路加速离去。
这边的朱元璋杀意难以抑制。
“给李爷缴税?”
朱元璋气急而笑,“朕倒要好生瞧瞧,哪个姓李的王蛋敢替老子收商税!”
这才洪武十三年,大明的商税还只是虚设,并未具体实施。
目前商税只是有关税、驿道税和人头税。
大明禁海,关税形同虚设。
大明初立十多年,商业尚未恢复,驿道税、运河税也只象征性收点。
这几年,商税不过三五十万两,基本都是进城的人头税。
人头税,一人一两个铜板。
这车队之人说的缴税显然不是人头税!
边上的朱标也气的不轻。
“爹,看来这赤山县真有只大老虎!”
“如此繁华的县府,几任官员都干了不到三月就请辞,赤山县的问题不小!”
朱元璋大量前前后后的车队。
冷声道:“沈万三的例子在前,居然还有不怕死的家伙!”
“把持一县之地,私自征税,比沈万三更该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