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讲学十天。
从文化的起源讲起,由浅入深,最终着力在大明制度。
朱标等人听得恍然大悟。
朱元璋也是深信不已。
实则,李玉夹带不少私货。
李玉为的,就是引导朱元璋、朱标几兄弟重视商业,重视技术,重视地主士人对土地兼并的问题。
当然。
李玉所讲的内容都不为假。
但世界的变迁,社会的变化,朝代的更替是何等复杂。
又岂是几种理论、几家学说能解决的?
今天,李玉才准备开讲具体学科。
没想到,朱元璋如此急不可待。
一大早上便已经坐在客厅等待了。
“贤侄,咱今天来是特地感谢你的。”
开口就是贤侄,表明朱元璋过来听课是假,多半是又是相求。
“咱家几个不成器的小子给咱写信可没少夸赞贤侄。”
朱元璋笑道:“正好咱这两天有空,不介意咱也听听贤侄的课吧?”
“有什么好介意的。”
李玉应道:“朱老爷子想听,随时来都可以。”
同意朱标等人入学。
就是为了间接影响朱元璋的决策。
朱元璋来听更好。
吃过早饭。
一行人来到学堂。
李玉并未拿什么课本,空手走上讲台。
“这李玉每次都不带课文,就这样直接开讲?”
朱元璋更是感叹李玉的神奇。
不带课文,信口开河,所言所语,确皆是至理。
他朱元璋甚至将李玉的讲言当做传家宝!
难怪有传言,这李玉生而知之!
“文化的变迁已经讲过,下面开始将因文化而分化的阶层。”
李玉在黑板上写出士农工商四个大字。
朱元璋亲至,李玉干脆直接开讲商业!
“不讲朝政体制,科举弊端,咱这一趟不是白来了么?”
朱元璋有点小失望。
“管仲所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士农工商四民都是国家的基石,无高下之分。”
“后来慢慢演变,因掌握的话语权不同,被划分成不同的阶层。”
“士人,掌握权威学识的统治阶层;农户,最原始的生产阶层;工人,次加工阶层;商人,流转物资的阶层。”
“阶层之说,是历史的演变,合乎社会的规律。”
“国家需要一批人管理,这批人就是现在的士人……”
“商人,有不事生产之说……”
“但社会的物资流转,必须由商人来完成……”
……
李玉所言的士农工商,没什么新意。
朱元璋听着听着,有些小失望。
“商人,正因为不事生产,被视为社会的底层。”
“商人的本质追求利润,让其他阶层更鄙视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