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躬身行礼,然后又冲高景行礼:“见过小师叔。”
颜路也笑着行礼道:“见过小师叔。”
周围的儒家弟子面面相觑,最后一起躬身:“见过小师公。”
高景就算有两世的心理,也不免被这一幕给震得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的维持不住心境。
只得讪讪的同样弯腰:“见过……见过诸位……”
什么师侄,师侄孙的,他真喊不出口。
在其他人眼中,直到此时,高景才表现出孩童该有的手足无措。
荀子哈哈大笑,拉着高景的手道:“哈哈,小师弟,你且随我去,刚才的话,师兄尚且有几处疑惑,你我探讨一番如何?”
虽然是在询问,但压根没给高景拒绝的机会。
荀夫子名言:“老夫不会武功。”
不会个屁哦!
十多岁的老头,拉着他走得飞快,高景就跟被火车拉着走一样,毫无抵抗力!
……
随着荀夫子带着高景离开,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
但关于高景的消息,也跟着传递到各个势力手中。
一个岁孩童,卑贱之身,舌战群儒,以辩论驳倒一众儒家弟子,以三问难住儒家掌门,以“致良知,知行合一”让荀子代师收徒……
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头条新闻热搜。
儒家讲礼,特别是现在这个时期的儒家,礼节更加烦琐,需要时间来筹备,至少也需要好些天。
也就在第三天,关于高景的调查,都出现在各个势力的面前。
其中儒家自然也不例外。
伏念跟颜路一起,听着下面弟子的汇报:“……六国合纵攻秦,秦相吕不韦率兵于蕞城击败五国联军,蕞城一部分百姓弃城而走,小师公最早就是在那群百姓中。
因亲人都死了,小师公脱离百姓,独自离开,之后陆续在各个城镇发现过小师公的踪迹……路线虽有偏离,却一直朝齐国而来。”
颜路在旁边好奇的问道:“一个孤儿,谁会留意到他的踪迹的?”
弟子苦笑一声,表情佩服道:“因为小师公很特殊,每到一处,就摆下一个摊位,售卖药草,但他不收钱财,只换取学问……
每份药材需要教他十个文字,或一句学问……所以很多人都嘲笑过,甚至还常被人殴打驱逐。
一路行来,很多人都对小师公印象颇深,故而一问便知。”
伏念跟颜路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叹跟佩服。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难怪小师叔有这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