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唐朝人的话,应该亲身经历过这些。如果你不是唐朝人,那你也应该知道这条制度所带来的后患有多么巨大。然而就是这么一条政策,从开始到结束,这么多的名臣,为什么就没有人想着去改掉它呢?难道他们不明白吗?无论他们是否明白,都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非傻即坏!”
“而且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条制度居然到了宋朝,还有人在推崇他,像宋朝时期的名相寇准,他居然说唐朝时期的安定,就是因为这一条边军不赏的政策,才换来的,这才是最不可思议的!”
朱元璋:“唉,等等!这寇准可是有名的贤臣呐!他还说过这句话?”
“虽然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
朱元璋:“好家伙,咱当时还以为寇准还是一个好人呢?没想到他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看来这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朱元璋此刻对于寇准的印象可谓是坏到了极点,就像我说的,能说出边军不赏这种话的人,可以说是非傻即坏,可寇准真的傻吗?他要是傻的话,能在宋朝为高权重,那既然不是傻的话,那就是这个人已经坏到了骨子里。
李白:“那就没有能符合你说的那种标准的吗?”
“有的,而且还有两个,不过你可能不愿意承认!”
李白:“不愿意承认,这又从何说起?”
李白此时也有些疑惑,既然是有这种人,我又怎么会不承认呢?
嬴政和朱元璋等人也是万分不解,按照我的标准来说,既然是有这样的人,那他一定是有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名留青史也不为过,但却是让李白都不愿意承认的人,这就有些让人不理解了。
“这两个人分别是姚崇和李林甫,姚崇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因为不赏边军的事是从他这里开始的,但是因为他后来治蝗有功,打破了人们对蝗灾的固有观念,开创了先河,才被人赞誉有加的。而李林甫的攻击,这是在经济上,国家存储粮的原型就是他提出来的,到现在还在用。不过这个方法原本应该是用来平衡粮价的,但李林甫用在了与民争利上,所以……”
李白这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仅有的两人也都是这种毁誉参半的人。其他人又达不到标准,这可真是!
嬴政并不知道李林甫和姚崇,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朱元璋他们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姚崇是什么德行朱元璋心里是有数的,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李林甫居然也有这样的才能,虽然他把才能反着用了。
李白:“难怪你之前说会有一个我不愿意承认的人了,李林甫,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名的奸臣,却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功绩!”
“其实古时候你是不是好人?并不是由你来决定的,而是由儒家决定的,哪怕你做得再好,儒家不认,你也是奸臣,哪怕你做的再不好,只要儒家承认,那你也是名臣贤相,你也只是被那些腐儒误导了而已。”
我听到李白的心情有些低落,便安慰了一下,但这对李白并没有什么效果。
朱元璋:“唉!不对呀!你知道的,是不是有些太多了?这有些东西可不是书上记载的呀!”
其他人这时也是反应了过来,关于一些事件的记载,大多都是读书人进行的,他们肯定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粉饰。陈曦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其实也不是我发现的,而是国家考古发现的。”
“考古?”众人对新出现的这个名词有些不明所以。
“考古其实就是相当于官方盗墓贼!他们通过对古墓的发掘和对古迹的研究来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
朱元璋:“盗墓贼!这可是缺大德的事啊,居然还得到了官方认可吗?”
赢政:“胡闹!”
李白:“盗墓贼可是人人喊打的呀!”
吕洞宾:“小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毕竟这盗墓贼……”
“这所谓的考古和你们说的盗墓贼虽然相像,但是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考古的意思其实就是对古代事物的一切进行理性的研究工作。他们通过古代的一些器物,建筑,文本,甚至是墓地进行研究。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让人们可以对古代了解的更加透彻。”
李白:“你这么一说,就感觉好多了,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更加了解以前的事而进行的研究工作?”
“确实是这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古代的遗迹进行一个还原,尽可能的了解古代的所有事情。”
李白:“不过不是说古时留下了很多文本吗?难道这些东西不够吗?”
“最开始的考古,其实就是根据这些遗留下来的文本进行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里面存在的矛盾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本书还在夸一个人的好,可在另一本书上就会发现这个人被骂的狗血淋头。这样的话就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本书上所说的了,所以就只能根据这个人的生平事迹,还有他遗留下来的文本和其他人对他有所描述的文本来进行研究,”
“但这些其实还算不上是最困难的问题,最困难的问题是,自从李世民开始改史之后,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坏的习惯,总把坏的写成好的,是把好的写成更好的,导致很多记录都不符合历史事实。于是考古学家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古墓,古时候人们有把自己的东西进行陪葬的习惯,所以可以在里面发现很多历史资料以供参考。”
李白这时也有些郁闷,没想到吃瓜吃到李世民头上去了。
“而随着大量古墓的发掘和历史资料的出现,人们也开始对古人有了新的认识。以往那些被大加称赞的人原来在当时可以说是丧心病狂。在人们心中的许多伟大形象也开始崩塌了!”
朱元璋:“唉,说说有什么发现?”
众人此时也对我的话产生了兴趣,毕竟自己耳熟能详的人,原来真实情况于之大相径庭,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而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不断的有新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被发掘出来,也颠覆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感官,就比如秦始皇按照历史记载可以说的上是名副其实的暴君,但是根据发现的史料记载,结果与之恰恰相反。而历史上对汉武帝穷兵黩武一直都是很鄙视的,但是通过发掘史料发现情况与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相符。而被称为圣人的王莽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在照搬盐铁令罢了。而且类似的发现还有不少。”
“也正因如此考古学家对古墓的发掘也就更加的执着了,毕竟流传下来的东西粉锦过于严重,根本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背景。而且在考古还引用了多思维的思考方式融入其中,使还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明白!”
朱元璋:“这么多的历史人物形象都被颠覆了,就没有人闹事吗?”
李白闻言,翻了一个白眼,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内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