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福至心灵,又好像水满则溢,厚积薄发,高景很莫名其妙的就领悟了其中的意思。
只有“至诚”,才能梳理世界的规则,立下世界的根本,知晓天地间的造化万物的道理,而不需要别的什么依靠!
至诚之心何其仁,深渊之水何其深,浩浩上天何其广,不是聪慧如圣知,达天德的境界,是体会不了的!
这一刻,他的思想,思维,心灵都好像一下子升华了。
思维一下子变得非常的清晰,如果是之前思索问题时都隔着一层纱布,那现在这层纱布就被揭掉了。
他能一瞬间推算到荀夫子会在片刻后从屋里出来,走到他面前,跟他下一盘棋……这不是跨越时空的预见,而是基于现在的时间,荀夫子一直表现出来的性格,对他的关心,他自身现在的状态……等等一系列现有条件推算出来的结果!
感知力提升了无数倍,微风吹过竹林,每一片竹叶飘动的声音都能清晰的分辨,甚至于沉下心来,能听到自己血管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至纯的心灵,不仅能够感受自身,还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某些微妙的存在。
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
高景突然微笑,扭头道:“师兄,我想我明白了。”
荀夫子正好打开门,笑着走过来,眼中说不出的赞许,道:“小师弟,你克己修身三年,磨练心智,每天如履薄冰,如今终于入“定”了!”
心灵跟身体不一样,只要想通了,悟了,心灵境界就能快速提升,没有极限,没有瓶颈。
所以等这种奇妙的感觉如潮水一般褪去后,高景并没有觉得心神疲惫,就是因为他的心神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增长。
只是临时入定,高景还无法维持“定”境。
但高景也没有失望,反而不急不躁,心定神定的起身,对荀夫子行礼道:“多谢师兄一直以来的教诲!”
“我们是在彼此讨教罢了。”
荀夫子笑着在对面坐下,捻起棋子示意了一下。
高景笑了笑,明明执白棋,却不遵守黑棋先手的规矩,不客气的抢占了右上角的星位,嘴里问道:“师兄,我刚才在天地间感悟到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荀夫子一边落子,一边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高景愣了一下,道:“《孟子》的公孙丑章句的第二篇。”
荀夫子又问道:“孟子最擅长什么?”
高景脱口道:“善养浩然之气……那是浩然正气?”
荀夫子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高景,道:“气就是气,孟子有一颗浩然正心,所以养的才叫浩然之气……要是一颗邪心,养的就是邪气。”
高景有点头晕,不敢置信的道:“所以……天地间真的有元气?”
“元气?这是什么说法?”荀夫子好奇的反问道:“或为水气,或为土气,或为日气,或为火气,或为人气,或为秽气……看祂所处的环境罢了,元气是什么?”
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