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些年做官,俸禄并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直到建文帝朱允炆上台,赏赐了不少银钱产业,才稍有些滋润。
近一年来,更是让他儿子黄圭帮着四处置办产业,想办法赚钱。
不过,按照黄圭的赚钱速度,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银子。
后来听黄圭说起能将燕王府的产业搞到手,顺便坑燕王府一把。
黄子澄自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说服建文帝朱允炆放燕王府三位王子回北平。
事情做得极其漂亮,现在正是他来拿好处的时候。
面对十几万两银子的产业,黄子澄不放心儿子,特意亲自过来把控。
三言两语间,便将黄圭口中的爔公子折服。
现在更是顺利得到燕王府的诺大产业。
由不得他不高兴。
黄子澄和儿子黄圭一样,再也掩饰不住高兴。
贪婪的拿着这些契约文书,翻过来翻过去,一一察看。
良久之后,黄子澄父子才从一夜暴富的巨大喜悦中慢慢缓过神来。
黄子澄看向朱爔道:“此次之事,多谢爔公子。”
朱爔道:“这是黄大人自己的功劳,当今之世,除了黄大人,没人能从燕王府手中得到这么多财富。”
“在下只是从中牵线搭桥,不敢居功。”
“呵呵,话不能这么说,爔公子亦是劳苦功高。”
黄子澄摆了摆手,颇为豪气的拿起一份田产契约文书,递给朱爔。
“这是城外的一份田产,总共有五百亩,价值数千两,就当作爔公子的报酬,爔公子一定要收下。”
朱爔帮黄子澄弄到十几万两银子的产业,他却只拿出几千两银子的产业作为回报。
这扣扣搜搜的劲,实在让人汗颜!
朱爔根本看不上他这几千两银子的产业。
谋划这么久,朱爔亦不会让黄子澄凭空得了十几万两银子,而是预备了后手算计黄子澄父子!
“黄大人见外了,能为黄大人办事是在下的荣幸。”
朱爔连忙推辞。
黄子澄假模假式的推了推,见朱爔不肯收,便又心安理得的将田产契约文书拿了回去。
“爔公子如此说,那黄某就不客气了。”
“日后爔公子若有难处,只管跟黄某说,黄某必会帮忙。”
朱爔道:“多谢黄大人。”
黄子澄看到燕王府的产业已到手,当即便准备回府。
“爔公子,黄某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咱们就此别过。”
“恭送黄大人。”朱爔起身客气的相送。
待黄子澄父子快要走到雅间门口,忽然不经意的说道:“对了,在下还想提醒一下黄大人,要谨防燕王府报复手段。”
黄子澄原本笑容满面,忽然心生警惕。
以他对燕王朱棣的了解,朱棣并不是那种肯吃亏的人,还真有可能报复他黄子澄。
“爔公子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