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是小殿下!”
“不错,这是赵王府的世子爷!”
“...”
众人一看不由得惊了一下。
他们前不久刚在皇帝举行的庆功宴上目睹过这个少年的风采。
此少年是赵王朱高燧的嫡长子,小时候本来叫朱瞻坺,因为体弱多病被老和尚姚广孝算了一卦改名为朱瞻均。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消弭灾恶,他还被寄养在民间十年,直到两前满十六岁才返回南京。
其实,他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朱瞻均了。
在民间的时候,他被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附身,并同时保留了两个人的记忆。
这十年间,他绑定了一个签到系统,通过持续签到,获得了很多技能和礼物,武力值和智谋方面在这个时代已是顶尖的存在。
去年秋天,边塞几座关口被攻破。
他自告奋勇前去边关抗敌,只带了五千人就把两万鞑子打得四散奔逃,后面又继续追击了一两千里,将他们彻底消灭才作罢。
朱棣对这个大孙子寄以厚望,经常和他聊各种治国打仗的问题,他每次都有奇思妙想,比那些尚书侍郎还有见识。
不过吧,他貌似对治国理政没有什么兴趣,现在只想做个咸鱼般的闲散皇孙。
朱瞻均很讨厌朝堂这种闹哄哄的场合,一帮人整天吹胡子瞪眼就是干吵不动手,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哪怕扔几只鞋相互吐吐口水也好玩儿啊!
无奈朱棣非得要求他跟着老爹赵王朱高燧每日上朝,一般他都是躲在大柱后面倚着睡觉的。
怎料今日这些人吵得格外刺耳,压根儿就没睡着。
听着他们说的越来越不着调儿,朱瞻均不得已站出来说几句逗逗闷子,就当是表演个脱口秀给他们当中场休息了。
朱棣刚开始和大臣们想的差不多,适合的人选就两个,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汉王。
这倒不是说大明没有其他将帅之才可用,而是这等荣耀之事机会难得,肯定是先紧着皇家来的。
刚才还不怎么纠结人选,可两方在他眼皮子底下较量一番之后,他便开始犹豫了。
朱棣最擅长的帝王之术就是平衡。
太子和汉王这十几年被他挑逗着既争斗又合作,共同卖力为建设美好大明做贡献。
现在若是从他们二人之中选一个做北伐元帅,仔细一想,其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若是选汉王,那他必定不会放过这次收买人心的机会。
烂施军功和纵容部下贪腐只是常规操作,兵部和户部的官员也会有一部分被他收买。
虽然这小子能力很强,但总是分不清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