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榜其实还是不够细分,仅仅从南北榜来看,有的地方只怕几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
而其他地方,很有可能年年都出很多,久而久之,重心就会偏离。
那些人少的地方就会报团取暖,那些人多的地方也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不受影响,开始结伴同行。
所以要想不让这些人形成朋党,那就可以从细分录取地域的名额来着手。
按照各地的人口数和每年的举人数量来统计,划定一个不同的录取比例。
比如应天府每次只录取二十人,江西录取十人,山西、陕西、广东、福建、四川、广西、湖广、广东、贵州等地各录取三人这样的方式。
我这只是比喻,要确定人选,最好还是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情况来。”
朱高燨一番话,说得朱瞻基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也没想到,四叔只是随口说的一句话,就能比他想得还要长远。
“四叔,这样一来,每个地方都有了,他们自己去和自己本地的人竞争,那就不会再吵架了,是吗?”
“吵肯定还是会吵的,不过就会减少很多了,但是这也需要父皇从中调停,将这些官员的外耗转为内耗。
俗称卷,以前他们卷别人,现在改为卷自己,那竞争对手变了,他们的注意力也会转移了。”
“卷是什么意思?”朱瞻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卷,就是更消耗自己,更彻底地将自己的精力转移,比如说,他们就会更加刻苦地读书,想要拿到每三年一次的当官名额。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在我看来,现在的人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做官。
你想想,这些人都认为做官是唯一的出路,而现在的考试,都是以四书五经等书籍为主。
他们学了这些能养猪吗,能种地吗,能做出更好的战船、能做更好的武器,能经商、能行医吗?”
“可是这些也不是读书人该做的啊,这些都是有匠人、工人、农人、商人来做的,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所以说你这样的想法太过死板了,你要是这么想,人人都这么想,那他们是不是只有读书考科举、做官这一条路了?
可是有谁规定了这些事只能农人做,不能读书人做呢,那我问你,读书的目的,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圣人在书里说了,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心存百姓,惠及百姓、是为了天下大同。
做官的目的是为了百姓,教化百姓、教导百姓,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可是现实是这样的吗,若是这样,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当初你曾祖父杀了那么多贪官,难道他们都是一上任就想着贪钱,就没有想到圣人的话?”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