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朱高燨带着大侄子走在路上,看着比往日热闹了许多倍的京城。
“大侄子,你说要是你遇到这些考生吵架,你会怎么做?”
“四叔,咱们不是看戏吗,再说了,这些书生吵架也没什么看头,还不如看那些将士打架。”
“那你对他们争论的事情都有什么看法?”
“他们啊,就是闲着太无聊,要是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无聊了。”
“这些人要是在朝堂上分成两派,吵闹起来,那你皇爷爷岂不是每天都被吵得头疼?”
“四叔,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的想法,我看你刚刚一直盯着那些人看,显然对他们的事情很感兴趣。”
朱瞻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觉得四叔这个问话很奇怪,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我只知道,他们要是一直这么闹下去,很有可能会闹到朝堂上,到时候互相容不下对方,那就会造成争斗。
他们现在是学生,即便是吵闹起来,伤害的也只是自身而已。
但若是以后做了官,吵闹起来,那伤害的就是无辜的读书人和那些百姓。
甚至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一些错事,那就会让你皇爷爷头疼了。”
“四叔,你说得对,就像有些人打架,他们先是自己打,打不过了就喊自己的下人一起,再后来,就是喊自己的父母和好友一起。
那就会从小事变成大事,也会牵连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
那天薛犊和徐景打架,他们没有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所以两人又和好了。
若是他们爹娘打起来了,那他们也不能继续做朋友了。”
朱瞻基也不是傻的,他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入手,将这事以简单化的方式表述出来。
“正是这样,所以要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将这样的争斗给减少。
同时,不能让他们拉帮结派,不然的话,只怕会酿成更大的祸患。”
“四叔,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嘛,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北方的学生考不过南方的,他们的压力太大。
而且北方又有很多重要的地方,他们抵御了从北方草原来的蒙古、鞑靼、瓦剌等部族。
若是他们没有更多的优待,那人心就会散了。
所以只要稳住了他们,让那些人愿意为了自己,为了家国根基去抵御,才能让咱们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