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定府内的沉闷气氛相比,此时曹国公李景隆可谓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本身就是宗室之人,左军都督府大都督,再以国公之尊拜征虏大将军,手握五十万大军北伐,自蓝玉后,再无此等权臣重将出现。
一时间,朝廷上下都将李景隆视作是挽大明天倾之人。
最让李景隆动心的,则是他与朱允炆私下的一次对话。
“曹国公,知道朕此次为什么让你挂帅出征吗?”
朱允炆沉声问道。
李景隆看着眼前的年轻皇帝,不敢有丝毫轻视。
虽然朝廷内外,都认为这个皇帝有些优柔寡断,眼高手低之嫌,但李景隆作为国公,又是太子府的旧属,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以削藩之名,清理洪武旧臣和宗室,起用新人!这才是朱允炆最真实的目的。
虽然李景隆不知道他有什么倚仗敢如此轻视那些藩王,他从一开始定下削藩之策后至今为止,就始终没有将藩王放在眼里。
“陛下,臣知道。”
朱允炆满意地点点头,将李景隆扶了起来,
“曹国公,朕的心意你知,你的心意,朕也十分清楚。你已是国公,想再进一步,在太祖朝绝无可能。”
“但......”
听到这里,李景隆猛然抬头。
“但,作为朕的老师,朕给你这个机会。朝廷沉疴日久,是时候起用新人了,你曹国公就是最好的榜样。”
朱允炆猛然砸向墙面,墙上挂着北方地图。
而朱允炆的拳头,也落在了燕、宁、辽三藩中间。
“如果,你能将朕的心头大患一一去除,那么大明,将多一个自建朝以来,也会是今后唯一一个活着的,异性王。”
异性王!
李景隆抬起头,眼睛瞪得极大,眼珠子都被热血冲的通红。
大明虽有开国六王。
但,没有一个是活着的时候封的,全部是死了以后追封。
而自己,拥有了常遇春、徐达都没有的地位。
李景隆重重磕了三个头。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万死不辞!”
朱允炆淡淡“嗯”了一声后,缓缓说道。
“去准备吧,三日后,朕为你在江边践行。”
令谁都没有想到,朱允炆竟然会对李景隆行捧毂推轮之礼,更是授予了便宜行事之权。
“曹国公,此次北征定要扬我朝廷之威,扫平燕乱,朕也必不负你。”
这是朱允炆对李景隆说的最后一句话。
待李景隆出发后,朱允炆站在宫墙上,久久没有收回视线。
就在这时,身后出现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
“陛下就这么信任李景隆?”
李景隆?
在这个时节,李景隆权势最盛之际,还敢当着朱允炆如此直呼其名的,能是谁呢?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