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朱权并未想到朱元璋是要给朱允炆留个后手,以这个要挟自己。
朱权就照做了,可没想到,自己的世子刚进京,王妃张氏就一病不起,突然逝世。
过了不久,朱元璋也离世。
朱允炆登基后,便以此为要挟,胁迫宁王支持自己削藩,为了自己的嫡子,朱权无奈,只能照做。
这也是为什么朱允炆敢动藩王朱棣,最大的倚仗!
燕王朱棣造反后,朱允炆再次下密旨,同时还给了他两个选择。只要朱权能够帮助自己,那么,选择一,宁王世子可以就藩燕地,一脉两藩王。选择二,可以允许宁王朱权以西汉之制立国,号宁国,可听调不听宣。
面对这样的选择,朱权颇为心动。
对于朱权来说,他的想法和朱植一样,在这个时候,他们要么有雄厚的势力,保证朱棣和朝廷无论谁胜谁负,都不敢动自己。
要么,就先选择一方,下注等待机会。
但朱权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对朝廷,或者说对朱允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直到朱植拿下了山海关,并且在辽西与大宁的边境上布上了重兵,朱权立马做出了决定。
朱权选择了后者,也选择了朱允炆。
看着朱允炆的冷笑,朱权毫不在意,你不顾皇帝威严做出用我世子的性命胁迫于我,还怪我说话难听?
“陛下,臣说的是事实,大宁确实是朝廷的大宁,哪怕未来的宁国,也是大明的宁国。”
朱权意味深长的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哼了一声。
“朱权,你放心,朕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办到。”
朱权点点头,说道。
“那臣的儿子,是不是臣可以带走了,就不麻烦陛下抚养了。”
朱允炆难得露出一丝温情。
“盘烒虽与朕平辈,却是朕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你有福气了。”
话虽这么说,可朱允炆仍然摇了摇头。
“可你不能带他走,见过他之后,你赶紧回大宁吧。”
朱权脸色变得阴沉,嘴角挑起了一抹阴笑。
“陛下,你就不怕本王投了朱棣?或者是,那个朱植?”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正要说什么,却见朱权脸色一变。
“哈哈哈,陛下,开个玩笑,不必当真。”
“烒儿我就不见了,现在我就回大宁,安排后续的事情,陛下派人送臣出宫吧。”
说完,朱权没有行礼,便施施然走下城楼。
“来人。”
朱允炆脸色阴沉地喊道。
“陛下。”
一个身着红袍的老太监,从阴暗的拐角处走了出来。
“安排人送宁王出宫,凡是见过宁王的,你自行处理。”
老太监躬身离开。
朱允炆看着北方,一直站着,泪水一滴一滴地掉落。
“爹,如果你在,朱棣不敢造反,朱权不敢藏拙,朱植更不敢有一丝不敬,可如今,他们都要造反了。孩儿好累,好想你啊!”
良久之后,朱允炆未曾擦拭的泪水,都已经被风吹干。
“朕是大明天子,是天下共主,朕还有未完的抱负,怎么能软弱。”
谁还不曾是个屠龙少年?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