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1855凤凰涅槃 > 第六十九章 北行纪(16)整编

第六十九章 北行纪(16)整编(1 / 2)

三日后的清晨。

所有的太平军都撤到了南照镇。

此时,张乐行占据了寿州城,依附于他的总旗主除了正蓝旗的韩老万在大别山出不来,全都赶到了寿州城附近。

田芳“成功”收复霍邱县城。

张乐行兑现了承诺,三百骑在他的义子张婉儿外号张七的带领下抵达了南照镇。

同样十七岁的张七在陈玉成面前终于取下了面具,确实像任柱所介绍的那样面容俊秀,不过他戴上面具的主要原因显然并不是太过俊秀,而是他的脸上如同杨震那样有一道伤疤。

伤疤位于额头上,看起来像一弯新月,估计是爱惜自己面容的张七不愿意让人见到这道伤疤才戴上了面具。

与后来名声大噪的任柱不同,张七一看就是一个单纯、没有多少心机的人,这样的人让其冲锋陷阵尚可,让其统带大军显然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何他此时与任柱齐名,后来的名声却远小于他的原因吧。

不过,在见到张七和他的三百骑兵后,陈玉成还是十分欣慰。

张七很明显对于自己十分亲近——难道是面容的原因?

张七的骑兵一看绝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当然了,能从穷苦人家脱颖而出成为骑兵者无一不是身材健硕之辈,否则也不会被张乐行收入囊中。

至于张七,陈玉成打听后也知道了他同样是穷苦人家出身,因为家里贫穷,一家子都在给张乐行当奴仆,张七则是小厮出身。

可能后来因为有些勇力才被张乐行收为义子吧,此人显然是忠心耿耿的,后来与张乐行一起被俘然后也是从容就义。

经过淮河几场战事后,陈玉成的人马也损失了一些,骑兵张宗禹带走了三百,本就只剩下九百,任柱在北岸与刘铭传对峙时又损失了两百,时下只有七百人了,张七的来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几次战事的缴获也是相当丰厚的:

原本他就有八百杆前装米尼枪,从寿州城以及袁甲三部缴获了近三千杆,还有三百杆逆天的后装米尼枪、一百把米尼短枪。

三十门约莫一千两百斤重的野战火炮,以及大量的弹药。

陈玉成将张七的三百骑打散编入骑兵队伍,最后编成三个骑兵营,每营三百骑,任柱、叶芸来、张七各领一营。

到了此时,陈玉成也意识到再将盾牌用在骑战上意义不大了,还成了一个累赘,便干脆取消了。

取消盾牌还有一个原因。

骑兵本来就是精锐兵种,就算你武艺高强,不会骑马的话也会大打折扣,在马上的拼杀、射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首先需要你与马匹配合无间才行。

陈玉成的骑兵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刀盾兵,利用盾牌进行格挡是下意识的,到了马上若是还有这个习惯显然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骑兵。

必须要戒掉他们这个习惯。

不过,虽然取消了盾牌,但由于突然有了大量的前装米尼枪,陈玉成干脆让他们每人多了一杆这样的武器。

弓箭还是保留,不过却大幅削减了携带箭枝的数量,以前他们每人至少携带二十支,现在都减到十支,并将所有的弓囊、箭囊都换成轻便的皮囊、竹囊。

每人携带的米尼弹也只有五发,对战的武器则统一成只有一斤半重的马刀。

所有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大幅减轻马匹的承重。

按照陈玉成的设想,在距离敌人较远的时候以密集队形射出一拨米尼弹,然后快速将米尼枪背在身后,北上时主要练的就是这个。

抵近软弓射程时再射出一拨抛箭,然后再次快速将其放入弓囊,这也是需要练习的,为防有人练习不到位,敌人杀到眼前了还在慌慌张张塞入弓囊,陈玉成又让匠户营在弓囊上设置了一个挂钩。

以便这样的人可以临时将其挂在弓囊上。

战争,除了策略、武器、训练,武备的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像张七、任柱、叶芸来这样的军官用的显然都是浑铁枪,陈玉成自然由他们去,能在马上熟练使用浑铁枪者,在马上马下显然都是用枪的高手。

步兵也损失了三四百,也用刚从商城县、固始县招募的新兵顶上,陈玉成在霍邱县、寿州城附近又招募了五百人,自然全部放入老营由监军杨震统一训练。

最新小说: 大庆:从影子大人开始 光之国:我天空之光,吉普车教学 法医:让你去验尸,不是去起尸! 祁同伟义父,杀侯亮平,毙沙家帮 十级厉诡都能防,管这叫附赠品? 拳愿刃牙:开局绑定刃牙模板 曝光十大顶级强者!从只强开始 终极一班最强班导 三国:从盘踞鄄城开始争霸天下 缅北归来!毙侯亮平,毁沙家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