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百官,以为自己的死谏起了效果,让周元心生忌惮,无不大喜。
可没等他们高兴。
却听周元语声冰冷,继续喝道:“把他们全都给本君架出去!”
闻言。
百官脸色大变。
而王翦则是精神一振:“诺!”
当即吩咐甲士。
“架出去!”
很快。
王殿终于清净了下来。
但,
现场也只剩下十几人而已。
除了西君和王翦。
还有几个年纪不大的周室宗亲。
虽不及姬瓊、姬焽等人那般位高权重,却也是忠心为国的有识之士。
在见识了周元展现出来的实力以后。
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丝中兴周室的曙光。
这才决心冒天下之大不韪,留下来施展抱负。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周元扫视一圈,“子不弃我,我不弃子,请受姬靖一拜!”
说着。
躬身一揖。
众人慌忙还礼:“皆为社稷,靖文君何须如此客气?”
周室孱弱,礼崩乐坏。
朝中宗亲元老,张嘴“周礼”,闭口“祖制”,看似食古不化,实则只为一己之私,不肯变通。
有识之士,瞧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随波逐流,伺机而动。
如今。
终于有人站出来,肃清浊流,以正其源。
他们当然不愿错失此等良机。
环顾四周。
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西君苦涩一笑。
“朝堂百官,驱逐大半,剩下之人,只怕力有未逮!”
虽说王畿之地,不过洛邑王城。
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为了维护天子最后的颜面,朝堂之上,仍循周制,设立百官。
姬瓊等股肱之臣,竞被驱逐,无人可用。
西君担心此举会遭致庙堂瘫痪,政务不通。
不过。
周元对此却十分淡定,微微一笑:“我们的人不够,天下人应该够了吧!”
“靖文君的意思是……”
西君眉头一跳。
“以天子名义,颁布求贤令,昭告天下,诸子百家,不论儒墨,士农工商,皆可量才施展!”
求贤令?
西君等人相视一眼。
大争之世,伐交频频,天下诸侯,竞相求贤,争先纳士,变法图强。
魏之李悝,楚之吴起,韩之申不害,燕之黄金台,齐之稷下学宫,无一不是典范。
当然。
最出名的,莫过于秦之商鞅。
秦孝公的一道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更是震惊天下。
姬延即位之初,一腔少年热血,也曾效仿诸侯,颁布招贤之令。
怎奈,此时的周室,早已成了战国吉祥物,无名利可图。
再加上宗亲老臣,极力反对,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士子不入周!
这几乎已成了天下人的共识。
没想到。
多年过后,周元竟然重提求贤令。
让西君有些恍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西君沉吟道,“我大周虽为天下共主,可衰弱已久,无地可封,无利可图,天下贤士,岂愿入周?”
没等周元开口。
此时。
一个身形颀长的年轻人闪出班列,躬身道:“西君此言差矣!”
“天下士子之所以不愿入周,乃是周室循古守旧,朝政为宗亲老臣所把持,纵有士子入周,虽通天之才,亦无法施展!”
“今靖文君以天子太孙、天官冢宰的身份,锐意变法,诚心求贤,天下欣闻,贤士必为之振奋!”
“况且,昨日一战,靖文君率八百之众,破十万秦军,天下震惊!”
“愚虽不才,料定经此一役,天下贤士,无不翘首而入周!”
此言一出。
引得现场众人,尽皆侧目。
就连周元也忍不住用欣赏的目光,打量起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你是何人?”
周元问道。
“卑职李斯,楚上蔡人,见过靖文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