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理这边猜测着李旭的身份,另一边,听到这一首又一首或华丽或哀伤的诗文,震撼莫名。
不过等他们将这些诗文跟雅间的那个小公子联系起来之后,又忍不住更加质疑起来。
“诗确实是好诗,不过这诗真的能是这个小娃娃写的?”
“有一说一,确实,在下也觉得这诗不太像是小孩子能写出来的……”
“不会是抄袭吧?”
“如果是抄袭,我等也应该多少听过一些诗句吧,可刚刚这几首诗,诸位可曾听过?”
这倒不是所有人都是因为嫉妒质疑,确实有些人在认真讨论。
而这个问题提出来,也马上有人迅速摇头,毕竟他们只是疑惑,又不是要昧着良心污蔑。
“不曾,不曾!”
“这几首诗别说是完整的,就是只字片语也未曾听过!”
“倒是其中一些遣词用句,曾有耳闻,比如苏州林老曾经写过明月玉人箫中舞,但无论用词还是意境,都差得有些远了……”
“不错,你说的那句我也第一时间想到了,但紧接着就觉得毫无资格与之相比。”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声形并茂,让人心生向往怀念……”
“诸位,诸位!不如我们求证一下,让这位小公子自己说一说如何?”
讨论了几句,有人心痒难耐,开始向李旭求证。
“小公子,我等也不是看不起你,只是这些诗确实不像你能写出来的,你自己不说两句吗?”
“就是!小孩,你别是偷了你老师的诗跑来炫耀吧!”
“哈哈哈,小公子,抄诗偷诗都是让人不齿的行为,你年龄小,我们可以不怪你,但是把这些诗真正的来处、作者说说清楚吧!”
众人不断吵嚷着看向雅间的李旭,就连对面的司理理也对这个问题非常好奇,微微歪着脑袋看着带有稚气的李旭。
李旭看到他们不信任的表情,走到窗边,负手而立,笑容微敛,一种不可被人忽视的气势瞬间升起。
“抄诗?偷诗?”
“我李旭,不屑也不需要做这种事!”
他的声音充满不屑,仿佛在驳斥一个荒谬的笑话。
“况且,诗题乃是这位司理理现场所出,我临时构思书写,诗文质量如何你们自然清楚。就算要抄,到哪里提前准备好这些没有发表过的好诗?”
他的一番言语声音清朗,面容端正,让人不敢忽视,很快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
“李……”
“这是……皇李……”
“嘶……李旭,是那位九……今年刚好十岁……”
在这楼船之内的都不是蠢人,至少消息都足够灵通。
在帝都之内,姓李叫这个名字的,自然就是他们被家中长者告诫要注意的,那位怀妃娘娘诞下的庆国九皇子,李旭!
意识到这一点,所有的质疑都消失了。
毕竟,没有人敢质疑皇子,况且九皇子说得对,以他的身份地位,没必要做这种没品的事情。
关键是,这些诗的质量是真是高啊,称赞起来绝对是真心实意!
………………………………………………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